第17章 龙王庙码头(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江城因处两江交汇之地而得名,自古水运发达,江面上的商船常年川流不息,城里数之不尽的大小码头沿江林立。早年间,吞吐量全国排名前十的沿江码头中,江城就占了足有八个,故而有着“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的美名。
而如此便利的水运条件,自然也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商贾八方云集。随着清末汉口开埠,世界各地的商人纷至沓来,兴办工厂,开设商行,使得码头附近的街市商铺比邻,会馆林立,商业贸易之繁荣兴盛名扬海内外。
而这些江城码头也因它多元荟萃,五方杂处的地域特点,形成了江城独有的码头文化,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政治商业民生等多种职责。即便是政府衙门,都得在此驻扎设点以飨民生。
因而,所有的江城外来客们,若是想在这地界上讨生活,无不都要首先来这码头上拜一拜。
而张怀月此刻前往的这龙王庙,便是江城最着名的老八大码头之一。
——————————
到了龙王庙,张怀月下车付过车钱,便选了一个人流稠密的街市往里走去。
此时正是码头一天里最热闹的时段,大街小巷的人群接踵摩肩,除了来来往往的客商旅人,码头上打莒箕缭包的,挑货卖货的,行脚扛包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待转过脸上了正街,便更热闹了。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挂旗扎彩,无论是匾额高悬的老字号商铺,亦或是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无不牟足了劲头招揽生意,南腔北调的吆喝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受此感染,张怀月也难得地放松了紧绷的心弦,随着人群走走停停,饶有兴致地欣赏这幕鲜活生动的民国街景。
逛了一阵,她才终于记起了正事,在街头巷尾逡巡一圈,终于选定一间不大不小的粮铺,粮铺外头挂了一张幌子,上面写着几行大字,‘经纪,行栈,货栈’。
张怀月在铺子外头认真打量了一番这家不起眼的粮铺门脸,见其轩敞明亮,里外干净,铺子里此时也并无多少客人,便深吸口气定了定神,撩开幌子走了进去。
铺子内部陈设十分简单,一进门左手边摆了一个黑亮的老榆木柜台,正对面是几张条凳,青石砖地板洒扫得十分洁净,除了墙角堆放的一摞簸箕和一台磅秤以外就别无他物。柜台后头有一道门,用青布帘子挡着,按格局看应该是个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