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土地(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川的驻军,平日里养尊处优,训练松弛,战斗力并不强。但在这关键时刻,他们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阵。

土司兵则是来自四川各地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和环境,作战勇猛。然而,他们与驻军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各自为战。

起义军面对明军的阻击,毫不退缩。他们利用川东北地区复杂的地形,与明军展开了周旋。

这里层峦起伏,多是深山老林,地形极为复杂。

起义军熟悉山林中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处山洞,他们在山林间穿梭自如,时而对明军进行突然袭击,时而又迅速隐藏起来。

然而,川东北地区虽然地形险要,但农业生产却很不发达。

这里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粮食产量极低。

起义军大队人马的到来,使得原本就紧张的粮食供应更加困难。士兵们常常忍饥挨饿,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起义军不得不做出新的战略决策。

不久之后,他们分道出川。一部分起义军选择东返湖广,湖广地区是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或许能够为他们提供粮食和物资的支持。

而大部分起义军则选择北上陕西,陕西是起义的发源地,那里的百姓对起义军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陕西的地形复杂,有利于起义军的生存和发展。

就这样,随着明朝重兵集结于河南、湖广地区,起义军的主力又像捉迷藏一样,回到了陕西。

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起义军在行军途中,面临着明军的围追堵截,还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粮食短缺的问题。

在东返湖广的途中,起义军遭遇了明军的多次袭击。

明军企图在起义军返回湖广的路上,将其一举歼灭。

起义军则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成功突围。他们时而化整为零,分散在山林中,让明军难以捉摸;时而又迅速集结,对明军的薄弱环节发起突然袭击。

北上陕西的起义军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他们要穿越险峻的山脉,渡过湍急的河流,还要时刻警惕明军的追击。

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士兵们只能靠采摘野果、挖掘野菜来充饥。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起义军依然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