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傅作义的大收获(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傅作义部的收获,令所有看见电报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不知道该说日军大意还是太自大,张家口作为察哈尔省的省会,怎么会就布置那么点兵力,然后还放有如此多的物资。

高层们通过傅作义的汇报,大概猜到了原因,日本本土现在还在不停的新建新部队,并且从一些四联队师团中抽出一个联队来组建新部队,这绝对是兵力不足的表现。

日军从1937年7月以来,通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次太原会战等大会战,老兵已经损失了几十万人。加上占领区扩大,需要更多的部队驻防,所以只能极力压缩在后方的人员,而在张家口这种明显是后方的地方,抽调的更加厉害。

所以这次让傅作义瞅了一个大空子,趁着日军空虚拿下了张家口,还弄到这么多战利品。

其余的中国军队虽然眼馋,这些物资够又来装备几个军。但是东西毕竟是从日军手里夺过来的,所有人心里也都很解气:哼,小鬼子也有被人这么狠狠抢夺的一天。

李志坚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傅作义作为国内有名的战将,35军在他的带领下,成了中国军队的王牌军之一。

傅作义不光自己打仗猛,手下也有很多猛将,就如董其武、孙兰峰、郭景云等人,董其武和孙兰峰都是猛将,郭景云也颇是彪悍。

以往因为驻防绥远,天气寒冷土地贫瘠,出产较少。虽说傅作义还兼任绥远省主席,但是手里没钱,没资源,在第二次太原会战后,中央电令傅作义到达绥远驻防,酌机扩编。

但是之前受到物资不足等制约,傅作义的队伍始终没能大规模扩编,所以就连孙兰峰这种猛将还一直担任旅长。

傅作义与重庆中央看似关系不错,但是中央口惠而实不至,傅作义和阎锡山又有了嫌隙,所以各方面都不怎么给绥远输送物资补给,傅作义部所获得的供应并不充足。

这下有了缴获的日军物资,可以大大的扩充队伍了。

按照李志坚预想,傅作义最起码可以扩充几个师,孙兰峰、郭景云等人最少也能当个师长了。这对傅作义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令李志坚比较吃惊的是,重庆军政部直接给了傅作义两个军的编制,一个暂编3军,由孙兰峰任代军长,下辖新编11师,师长王子修;新编骑兵第3师,师长井得泉。一个暂编4军,军长董其武,下辖新5师(董其武兼),新编骑兵第10师。

之后将其余部队也进行了调整,郭景云任35军副军长兼主力师的师长。

经此一扩军,傅作义部的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其一跃成为了真正的民国大佬,在事实上成为可以和阎锡山、李宗仁等平起平坐的地方实力派。

几十年辛勤奋斗,有了时运一朝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