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杜天官何许人(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见两旁甬道越来越宽,至最深处竟然宽敞如一间教室大小。
“噫,啷个这里没来过也,这是哪里哟”我边走边嘟囔。
待大家发觉不对时,已站在大厅了。
大厅周围数只鸟头兽身侍立,厅中一块墓石如屏风般立在正中,墓屏两旁两匹石兽护卫。
墓石表面刻着一些碑文,反正我是认不得的,罗师叔说,大概讲述的是有个叫杜天官的人曾经在此逗留,此厅不知作何之用。
“师叔,杜天官是谁,这里咋个有他的名字”我把头偏向罗师叔,带点疑惑和好奇问道。
罗师叔说,听老一辈讲,杜天官是明朝一个皇帝的老师,他的老家是我们御临镇这个地方的人。
罗师叔吩咐阿牛把麻二哥看好,然后把赖石猴扶在一旁的石阶上坐下,才向大家简单的讲起了杜天官。
据传,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步入晚年之际,常为皇位继承之事忧心忡忡。这位风流天子一生播撒龙种无数,膝下皇子竟多达百人。这些皇子为了争夺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纷争不断,令朱元璋深感痛心。他深知这大好江山来之不易,决不愿看到它被这群不孝子孙毁于一旦。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朱元璋与群臣商议后认为,若将皇位传给任何一位皇子,都可能引发局势动荡,唯有不传位于皇子,方能稳住大局。于是,他昭告天下,决定将皇位传给长孙无忌,即后来的建文帝。
建文帝的老师,后人尊称为杜天官,实名杜景贤,其故居位于现今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
在建文帝即位后,杜天官毅然辞官归乡,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临行前交给建文帝一个包裹,并告诫他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刻才能打开,到时自会救他一命,这便是传说中的“锦囊妙计”。
然而,好景不长,建文三年,北方匈奴入侵,建文帝的叔叔朱棣以保护皇上安全为由,从南京起兵北上。
他身为皇亲国戚,又打着保护皇上的旗号,沿途几乎未遇抵抗,直逼京城。建文帝虽拼死抵抗,但无奈大势已去,身边仅剩两位大臣陪伴他撤退。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建文帝想起了杜天官留下的包裹。他急忙找出并打开,发现里面竟是三件僧衣和一张标明逃跑路线的图纸。
性命攸关,建文帝和几位大臣顾不上身份地位,迅速换上僧衣,从下水道偷偷潜出城外。
走投无路的他们,最终只能投奔杜天官的家乡御临镇,也就是今天四川省邻水县的么滩镇。
现在重庆市长寿县等地境内的御临河、御临桥等到以御字打头的地名都是因他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