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历史上的遗憾-5(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使劲挣了挣,居然没能凑够李世民手中把手抽出来。长孙无忌有些无奈地说道:“陛下,这并不会是臣的未来,难道您还会看着臣一步步走上天幕所说的道路吗?”
李世民:“当然不会!”
他的心肠极硬也极软,也颇有点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意思在。而长孙无忌既是他的大舅哥,也是他极为看重的臣子,当然是属于“爱”的范畴,他怎么可能会在知道了之后眼睁睁地看着他“重蹈覆辙”?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冷静下来了,陛下心若赤子,既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他们需要为之更加克制的理由。
他暗暗松了一口气,另起了一个话题,说道:“天女现在说的简单,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给出更加详细的解释。”
毕竟“安史之乱”,也是他们心上的一根刺,不解决了,都不安稳。
“开元到天宝,也不知道是哪个不肖子孙……”李世民有些头痛地说。
一个盛世王朝怎么可能真的一夕跌落,肯定前面早有预兆、或是隐患控制不住了,才会爆发出来,造成一夕陨落的假象。
大唐安西军、香积寺之战、杜甫、还有唐末的秦王破阵乐……
看到后面,李世民有些不是滋味,“再一次庇护了大唐”吗?
秦王破阵乐的指向很明显,他忽然有些惶恐,又忽然自信横生,他真的能做好吗?他一定会做好的!
殿内的众人看着李世民情绪恢复,也纷纷对视一眼,加入其中,讨论了起来。
——虽然才寥寥几句话,但其中的内容可不少呢!
另一个唐朝中,李隆基已经是暴怒了。
不管是“开元”还是“天宝”,几乎就是直接点了他的名字,李隆基怎么可能不怒?
他自诩圣人,治下太平,结果迎头就是“安史之乱”这个重击,之前谈论“杜甫”和“长恨歌”那几个篇章时,他依旧能够点评几句,对天幕中的那个乱世不屑一顾,结果谁知道就是在自己治下啊?!其实,他已经知道,只是不愿意面对罢了,而这次不过是扯下了最后的遮羞布。
一夕跌落,怎么就会是一夕跌落呢?
现在不是很太平吗?这“安史之乱”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被一把推开的杨玉环垂眸,敛下眼底淡淡的讽意,重新整理好情绪后,迎了上去:“陛下,莫要生气,这天幕之事虽看似确凿,但也未必全然可信。”
李隆基冷哼一声,说道:“这分明就是指着朕的鼻子数落,真是好大的胆子!”
旁边的高力士也上前一步,轻声劝道:“陛下,当务之急应是探寻这段话背后的真实,若是真的,我们现在知道了,也算是抢占一步先机。”
“陛下不妨召集朝中大臣谋士一同商议,集思广益。”
这些事情,也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决定的,当然应该是朝中的大臣们一起来分担啊。
李隆基按下心中不好的预感,他们这边能够看到,那这所谓“安史之乱”的反贼呢?他们能不能看到?
不过他还是立即唤人叫来朝中的重臣一起商议,这个时候,他就很怀念已经去世的张九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