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婚(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送走了孙坚,陈星宇自己还有一件大事需要忙,那就是要向甄宓提亲了。两人这快一年的交往,甄宓的知性,善解人意等等陈星宇也看在眼里。

加上甄宓虚岁已经到了十八,自己穿越这具身躯也过了二十,不知不觉都在汉朝生活了三年多了。

所以陈星宇决定给甄宓一个交代,也给跟着自己努力的兄弟们一个交代。这是汉末,主公有无子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一边委托德高望重的人向甄家提亲,陈星宇自己则在冥思苦想,给甄宓一点点有创意的结婚过程。

腊月,夷洲城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脸上都带着喜气,今年的淡水城又是丰收的一年,加上陈司马大喜,可谓是双喜临门。

腊月三十,天还没亮,老渔夫郑三就划着小船往码头赶。船头竹篓里装着今早新捕的海鱼,鳞片还沾着晨露。自从夷洲政务院颁下"婚庆期间免收市税"的告示,这七日卖鱼的收入,竟抵得上往日整月所得。

"郑老哥,今日也这么早?"码头管事的张胥史提着灯笼走来,身后跟着两个抬木箱的差役。箱盖一掀,竟是满满的新铸铜钱:"司马有令,今日大婚,凡在集市交易者,每人补贴六文喜钱。"

郑三颤巍巍接过还带炉温的铜币,突然想起三年前初到夷洲时,一家人连吃饱肚子都困难。如今不但有了自己的小渔船,小孙子还能在新建的书院里念书。

他抹了把眼角,将最肥美的两条海鱼塞给差役:"给主公添道鲜鱼脍,算老汉的心意。"

此刻陈星宇别墅后厨早已忙得热火朝天。二十口陶灶同时炖着豚骨汤,戴蓝头巾的厨娘们正把粟米揉成团子。这是陈星宇特意交代的"喜团",每个裹着两个五铢钱,要分发给观礼的百姓。

"都仔细着!"主厨赵大娘看了边上监督的吴夫人一眼,敲着铜勺喊:"团子里的糯米要用纸包严实,莫要烫着娃娃们。"

政务院门口的广场,更是来了许多给陈星宇道喜的百姓,热闹不已。穿红袄的稚童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忽然被个跛脚老汉揪住:"二娃,你爹呢?"

"在船坞赶工哩!"孩子举起竹牌晃了晃:"现在不是咋夷洲要造新式大海船吗,爹说做完这单,咱家就能凑够钱买耕牛了!所以我爹就让我来了。"

广场东头搭着草棚,几个书生正在给百姓念新政告示:"...凡刚到夷洲者分配差事,提供食宿,按户籍簿到官衙报道..."

婚礼吉时定在黄昏,下午时分陈星宇就带着迎亲队伍出发了。他特意安排了一支由百名少年组成的鼓乐队,演奏着他亲自白嫖谱写的《凤求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