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愿为大人效死力(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极是极,恩师力挺,如此,登州肯定能够升格为府。”刘太守已经完全被带入凯旋后的场景。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犹如小鸡啄米般点头称是。

当然,刘豫混迹官场十多年,是个老油条。很快从那种美好的幻想中挣脱出来,脸上笑意收敛变得凝重。又来回踱步,看着孙新,脸上闪过为难。

“重光啊!你的方法的确很好,可是登州形势有些复杂。你可知道我在任一年,兵马都监为何空缺?”

孙新心中有数却微微摇头,看着太守等待他的下文。

“就是因为登州豪强,登州共有武卫军两个驻扎营。一个宣毅军就粮营,后划为驻军,共计三个营禁军。两个武卫营驻扎多年,团练使和正副指挥使多少与豪强有瓜葛,平海军中军官更是多有豪强子弟。我的命令可以调动,却属于听调不听宣。”

刘太守说的无奈不是找借口,的确是这样。政务上,朝廷会派通判前来掣肘,共同处理一州事务。而军队上,禁军调动都是由枢密院负责。太师蔡京权力虽大,掌管军队军饷补给,但却无权干涉。

至于北宋时期的官员,军队体制混乱不堪。北宋初年,禁兵负责拱卫京师,一部分轮流出戍各地。后来各地增设禁兵,负责镇守地方,不再回驻京师,这类长期驻守,任期三五年,别称为“东京营”。

为区别于中央专令派驻各地的禁兵,或从边境换防下来的临时安置。短期驻扎获得补给的称“就粮营”。

如登州两个武卫军长期驻扎,多被当地豪强渗透收买。有些军官是他们联姻的对象或是家族子弟。平海军水师驻扎时间更长,类似情况更加严重。再加上州城府县,在当地有话语权就是源自于此。

刘太守咬牙骂了几句,又说着不为人知的秘辛:“一个宣毅营就粮驻扎,是我奏报恩师,三个月前转调为长期驻守。明年会有两个就粮营调到登州。正是因为有底气,不惧这些地头蛇联合作怪。把你兄长调过去最合适,也是制约试图掌控军队。”

“原来如此?”孙新恍然大悟,他知道些登州局势,但绝对没有这么透彻。如今听到这些,官场远比自己想的还要复杂,眼前刘大贪说话七分真三分假。如便宜兄长得不到升迁,是因为不太识趣。

刘太守可不知道自己的心腹马仔在判断自己言语。想到自己这个知州却处处受制于人,恨恨地说道:“哼,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让人窝火。所以说,本州三营禁军驻守可以,远赴千里剿匪难呐!”

孙新要的是剿匪的机会,趁早赶到郓州,谋划一番,定会让梁山吃大亏,所以他脸色镇定,胸有成竹地说道:“大人,梁山一群水洼草寇,剿灭何须用调动军队?只需三两百精锐,便可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