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华尔街的布局与意外发展(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1898年1月,纽约市,华尔街。
克里斯说他还有些和爱尔兰裔投资者收尾的事,就先走了,最后杜鲁门只带着罗斯福来到了纽约华尔街。
“少爷,您按我现在说的地址过来就行。”
在杜鲁门带着罗斯福从马萨诸塞州来到纽约的这段时间里,詹姆斯已经在纽约市中心找好了办公室。
“摩根?”
“……别问我。”
杜鲁门和罗斯福一走进对冲基金办公室,就惊讶地张大了嘴。
虽说这只是在纽约市中心租的办公室,但对于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办公室来说,实在是宽敞得过分。
这钱到底是从哪来的啊?
“少爷,摩根会长提供了布置办公室的资金,您不用担心,会长不像守财奴,出手还是很大方的。
罗斯福少爷也可以安心待着。”
“……谢谢。”
杜鲁门把办公室租金之类的事抛到脑后,一屁股坐进柔软的椅子里。
罗斯福把文件包放在杜鲁门旁边的桌子上,拿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名单。
“摩根,这是对我们对冲基金感兴趣的投资者名单。”
“谢谢。”
杜鲁门接过名单,一页一页地翻看着,上面列着来自政界、银行界、铁路界等不同领域的资金,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隐匿资金”。
实际上,即使在现代,关于私募基金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有人强调私募基金的正面作用,认为它能将隐匿在暗处的资金引入市场,起到为企业融资的作用;
而另一些人则谴责私募基金残酷的结构调整和破坏市场的行为。
“对冲基金作为私募基金的一种,自然也存在类似的争议……”
当然,我是支持私募基金正面作用的人之一。
毕竟,如果没有这种崇高的信念,除非是疯子,否则在这艰难的市场中根本无法生存。
“只要结果好,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过程也很重要,摩根。”
“但总比不上结果重要吧?”
“……看来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罗斯福在一旁像个老学究似的咂了咂嘴,但在纽约华尔街,没有收益就会被淘汰,这就像是一场生死游戏。
“不过罗斯福,看这名单,人数比我之前听说的少啊?”
“人的兴趣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退,投资者也不例外。”
“……Shit,果然是时间紧迫啊。”
杜鲁门也急忙从文件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摞文件,像小山一样堆在桌子上。
正在核对名单的罗斯福悄悄凑过来,迅速抽出一张文件。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