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收入最高的竟然是老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以为预定大头是机构,但发现并不是如此。

机构订单只有最开始的300万台,并没有继续增加,因为机构需要判断市场状况,而不是盲目投资。

但对个人消费者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只要手里有钱就能买。

所以剩下的500多万台,都是个人消费者购买的,而他们支付的价格,可是没有打折,依然是30万元一台。

这让韩朔很是好奇,难道国内已经有这么多富人?

他不否认,由于个体户的开放,一些有头脑的人赚了一些钱,但限于雇佣人数的规定,赚的钱也是有限的。

如果换成他,也不舍得拿出30万购买家政服务机器人,还不如请个人,或者干脆自己做。

好在这边也有分析数据,发现购买家政服务机器人的消费者,主要还是生物机器人。

这和他之前的判断差不多。

但问题是,就算生物机器人的收入比较高,但大部分高的也有限,并没有和普通人拉开明显的差距。

例如普通人的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生物机器人的年收入普遍也就2万多,除非特别岗位。

但这种岗位数量毕竟有限,不应该有这么多生物机器人买得起家政服务机器人。

哪怕是贷款,压力也很大,还不如拿着这笔钱在外面吃饭,甚至天天住酒店也划算。

“他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钱了?”韩朔疑问道。

“这个问题放在去年,估计还真没法回答,我们也是察觉到这种异常,于是请求天道基金专门进行了各行各业收入调查。”

说完机器人公司的负责人就递给了韩朔一份收入调查报告。

发现里面的数据出乎意料,收入最高的不是科研人员,也不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反而是学校老师。

他们的高收入自然不是来自学校开的薪酬。

虽然学校给的薪酬也不低,但也不会太高,过普通生活问题不大,想要过上奢侈生活就别想了。

所以他们收入的大头,还是来自非工作薪酬收入。

这就不得不说国内对文化领域的开放,让相当一部分真正有才华的人,通过自身才华创造财富。

学校老师平时虽然上课,但晚上、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于是他们就利用这些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化产品,取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从而赚取大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