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内蒙李小泉杀人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昨晚,他如约来到彭玉莲的住处。

以往只要他按一下喇叭,彭玉莲就会笑脸出门相迎。

可昨晚却十分诡异,明明屋内开着灯,他按了好几次喇叭都无人回应。

怀揣着不安的心,他站到车顶上眺望屋内,发现屋里有被大量翻动的迹象。

他生怕彭玉莲遭遇不测,却不敢进屋查看,只好开车在院子里转悠,期待能看到彭玉莲的身影。

徘徊了一晚上无果,这才离去。

警方瞅着男子支支吾吾的模样,只好施展一点审讯小技巧,该男子这才老实交代。

原来他与离异的彭玉莲交往密切,关系暧昧,生怕捅破了这层关系的窗户纸。

所以才面对审讯遮遮掩掩,但他咬定自己已经交代了全部事情。

就在这时,负责现场勘查的民警也传来消息。

他们在作案凶器大砍刀上提取到几枚残缺的指纹。

结合死者体内的男性精斑,经过指纹与DNA比对。

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证实凶手确实不是该男子。

警方只能将突破口继续放回案发现场。

值钱的财物全都丢失,每个包和衣服都有被翻动的痕迹。

表明凶手图财杀人的可能性较大,他绝对不是伪造的。

可如果单为钱财,为何还要将受害者残忍奸杀?

这似乎更倾向于报复杀人,凶手不是熟人就是陌生人。

不是本地人就是外地人。

但随后的勘查中,警方将这些作案动机一一排除,推测是陌生人作案。

并且这是一起毫无预谋、临时起意的奸杀案。

理由有二。

其一,若是熟人作案,他应该会提前准备好凶器,而不会就地取材选用死者家里的菜刀。

其二,若是预谋作案,时间应该选择在不易被人察觉的深夜,而不是在大夏天晚上的9点钟。

可仅凭这点推测,远远不足以破案。

随后民警在地板上发现了几枚胶鞋留下的脚印。

这种鞋子一般是务工人员才会穿。

说明凶手可能从事体力劳动,并且文化水平不高。

更为变态的是,死者的内裤以及一些女性私密用品全被凶手带走了。

犯罪嫌疑人应该从事体力劳动,文化水平不高,对性方面有着强烈的执着,以及有着偷盗习惯或掮客。

这些是民警给嫌疑人打上的标签。

带着这些标签,警方将小镇翻了个底朝天,着重筛查20~50岁的成年男性。

虽然小镇说大不大,但是符合年龄的男性也有几千人。

大海捞针捞了几个月都没有任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