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吊唁周郎(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说话间,堂外忽有一甲士报曰:“将军,府外来了许多兵马,为首者自称是张昭。”

赵林并不回头,只抬起一手,言道:“放他进来,余者拦下,但有擅闯者,格杀勿论。”

甲士抱拳领命而去。

须臾张昭引十数文士入内,见堂中情形,有一文士正要斥责,忽被张昭按下,缓缓入堂,故作叹息,言道:

“赵将军不远千里来吊唁公瑾,真叫人感叹呐。”

赵林依旧跪在灵前,并不回头,只沉声道:“子布先生,我两个外甥为何不在灵前尽孝。”

张昭闻言,不慌不忙道:“二子皆幼,恐悲伤过甚,伤了身心,故而护在吴侯府,有国太照看。”

赵林微微颔首,沉声道:“有劳子布先生照拂。”

站起身,擦去鼻涕眼泪,又狠狠揉搓一把脸,缓缓转身,冷声道:

“夫父者,乃一家之尊长,子之所依,生子育子,恩重如山。

丧葬之事,乃人伦之终,生死之大事也。

一为表哀痛之情,父逝矣,阴阳两隔,子心伤悼,乃孝子所为。

二为明人伦之序,孝道之尊也。

礼者,所以定亲疏者,决嫌疑者,别同异者,命是非者也。

父死而子守灵,乃遵丧葬之礼,循古之仪轨。

子布先生以二子幼而枉顾孝道,莫非欲令我姐夫在天之灵不得安耶?

欲令二子遭世人唾骂,苍天不佑耶!”

张昭闻言,震惊于赵林引经据典,辩才无双,一时之间竟不能答。

赵林却一改往日作风,又对张昭带来的十余文士拱手一礼,言道:

“赵某昔日久承姐夫照顾,待之如亲弟,今我不远千里,星夜赶来吊唁,有祭文表于亡兄,非二子在此,何以回礼?请速送二子归。”

众人闻言,皆面面相觑。

既有祭文为吊唁之礼,若无亲眷回礼,一旦传扬出去,必有骂名。

张昭思忖一番,乃唤一文士去吴侯府请回周瑜二子。

心中却道:“量他一小儿、匹夫,能作甚祭文,且把人质送来,调兵围住周府,又有何能为?”

思及此处,张昭引一众文士肃立一旁,静观其变。

赵林则拱手一礼,独立堂中,目视棺椁,不知在思忖什么。

过了半晌,文士携二子归。

时周瑜长子周循年方十一二岁,幼子周胤方才三四岁。

周循曾见得赵林,而周胤当初尚在襁褓之中,却不认识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