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宗室传(三)(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匡,字季佐,是孙翊的弟弟。他被推举为孝廉、茂才,还没来得及任职,二十多岁就去世了。(《江表传》记载:曹休出兵洞口时,吕范率军抵抗。当时孙匡担任定武中郎将,却违抗吕范的命令擅自放火,烧坏了茅草营帐,导致军用物资短缺,吕范当即上奏把孙匡送回吴郡。孙权把他从宗族中分出,改姓丁氏,终身软禁。臣松之考证本传说:“孙匡没任职就去世了,当时二十多岁。” 而《江表传》说吕范在洞口作战时,孙匡担任定武中郎将。既然当了定武中郎将,就不是没任职。况且孙坚在初平二年去世,洞口之战在黄初三年,从孙坚去世到这时共三十一年,孙匡如果还活着,本传不可能说他去世时二十多岁。这大概是孙权另一个弟弟孙朗的事,《江表传》误记成孙匡了。孙朗的名位在《三朝录》和虞喜《志林》中都有记载。)孙匡的儿子孙泰,是曹操家族的外甥,担任长水校尉。嘉禾三年,孙泰跟随孙权围攻新城,被流箭射中身亡。孙泰的儿子孙秀担任前将军、夏口督。孙秀是皇室至亲,手握兵权驻守在外,孙皓心里很不放心。建衡二年,孙皓派何定率领五千人到夏口打猎。在此之前,民间都传言孙秀会被谋害,而何定带着大队人马远道打猎,孙秀更加惊慌,连夜带着妻子儿女和几百名亲兵逃到晋国。晋国任命孙秀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封为会稽公。(《江表传》记载:孙皓大怒,追改孙秀的姓为 “厉”。干宝《晋纪》说:孙秀在晋朝时,起初听说孙皓投降,晋国群臣都庆贺,孙秀却称病不参加,面向南方流泪说:“从前讨逆将军孙策二十岁以一个校尉的身份创立基业,如今后主却把江南全部抛弃,祖宗的宗庙陵墓,从此变成废墟。悠悠苍天啊,这是谁造成的啊!” 朝廷大臣都称赞他的忠义。《晋诸公赞》说:吴国平定后,孙秀降职为伏波将军,依旧开府办公。永宁年间去世,追赠骠骑将军、开府。他的儿子孙俭,字仲节,担任给事中。)
孙韶,字公礼。他的伯父孙河,字伯海,本姓俞,也是吴郡人。孙策很喜欢他,赐他姓孙,把他列入宗族名册。(《吴书》记载:孙河是孙坚的族子,过继给姑姑俞家,后来又改回孙姓。孙河本性忠诚正直,说话不多但做事敏捷,有气节才干,能勤恳办事。年轻时跟随孙坚征战,常常担任先锋,后来统领左右亲兵,掌管内部事务,被当作心腹亲信。又跟随孙策平定吴郡、会稽郡,跟随孙权讨伐李术,平定李术后,被任命为威寇中郎将,兼任庐江太守。)后来孙河担任将军,驻守京城。
起初,孙权杀了吴郡太守盛宪,(《会稽典录》记载:盛宪,字孝章,气度高雅不凡,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逐渐升任吴郡太守,后来因病离职。孙策平定吴郡、会稽郡后,诛杀当地的英雄豪杰,盛宪向来有很高的名望,孙策非常忌恨他。起初,盛宪和少府孔融关系很好,孔融担心他不能免于灾祸,就给曹操写信说:“岁月不停流逝,五十岁转眼就到。您刚满五十,我又过了两岁,天下的知心朋友,差不多都没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被孙氏困住,妻子儿女都已去世,孤身一人,处境危险愁苦,如果忧愁能伤害人,他恐怕活不了多久了。《春秋传》说:‘诸侯有互相攻灭的,齐桓公不能救援,就是齐桓公的耻辱。’现在孝章实在是大丈夫中的豪杰,天下的贤士都依靠他宣扬名声,可他却被囚禁,性命随时不保,这会让孔子不该再谈论损益之友,也让朱穆因此绝交。您如果能派一个使者,送一封短信,就能把孝章招来,朋友之道也能弘扬。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诽谤前辈,有人可能会讥讽孝章;但孝章终究有天下闻名的大名,是九州百姓共同称赞的人。燕昭王购买骏马的骨头,不是想用来跑远路,而是用来招引千里马。您真心想匡复汉室,国家将要灭亡又能扶正,扶正的办法,实在需要得到贤才。珠玉没有脚却能自己到来,是因为人们喜爱它们,何况贤才是有脚的呢?燕昭王筑黄金台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才能不高,却得到隆重的礼遇,最终能表明君主的诚意,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往,剧辛从赵国前往,邹衍从齐国前往。如果郭隗被倒挂着而燕王不解救,快要淹死而燕王不救助,那么贤士也会高飞远走,不会有人向着燕国而来了。我所说的这些,都是您知道的,之所以还要说,是希望您重视这种道义,就此表述不尽。” 因此曹操征召盛宪为骑都尉,任命的诏书还没送到,盛宪果然被孙权杀害。他的儿子盛匡逃到魏国,官至征东司马。)盛宪过去举荐的孝廉妫览、戴员逃到山里躲藏起来,孙翊担任丹杨太守时,用礼把他们请来。妫览担任大都督统领军队,戴员担任郡丞。等到孙翊被杀害,孙河骑马赶到宛陵,怒斥妫览、戴员,责备他们没能保护好孙翊,让奸人得逞。两人商议说:“孙伯海和孙翊将军关系疏远,却这样指责我们。讨虏将军孙权要是来了,我们就活不成了。” 于是杀了孙河,派人向北迎接扬州刺史刘馥,让他驻守历阳,他们在丹杨作为接应。恰逢孙翊的部下徐元、孙高、傅婴等人杀了妫览、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