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张严程阚薛传(二)(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纮的儿子张玄,官至南郡太守、尚书。(《江表传》记载:张玄清正耿直有高尚的品行,而才能比不上张纮。)张玄的儿子张尚,(《江表传》称赞张尚有杰出的才能。)孙皓时期担任侍郎,因为言辞敏捷被赏识,提拔为侍中、中书令。孙皓让张尚弹琴,张尚回答说:“我向来不会弹琴。” 孙皓命令他学习。后来在宴会上谈及弹琴的精妙之处,张尚趁机说:“晋平公让师旷弹奏清角琴曲,师旷说晋平公德行浅薄,不配听这首曲子。” 孙皓认为张尚用这话比喻自己,很不高兴。后来因其他事情累积罪名被关进监狱,都追究这件事来诘问他。(环氏《吴纪》说:孙皓曾经问:“《诗经》说‘泛彼柏舟’,难道只有柏木能做船吗?” 张尚回答说:“《诗经》说‘桧楫松舟’,那么松木也能做船。” 孙皓又问:“鸟中最大的只有鹤,最小的只有雀吗?” 张尚回答说:“大的有秃鹙,小的有鹪鹩。” 孙皓生性忌恨比自己强的人,而张尚的谈论常常超出他,累积起来招致怨恨。后来孙皓问:“我喝酒能和谁相比?” 张尚回答说:“陛下有饮百觚酒的酒量。” 孙皓说:“张尚知道孔丘没有称王,却把我和他相比!” 因此发怒逮捕了张尚。尚书岑昬率领公卿以下一百多人,到宫中叩头求情,张尚的罪名得以减为死罪。)把他送到建安去造船。过了很久,还是被诛杀了。
起初,和张纮同郡的秦松,字文表,陈端,字子正,都被孙策礼遇,参与谋划商议。他们各自都早早去世了。
严畯,字曼才,是彭城人。他年轻时就沉迷学习,精通《诗经》《尚书》和《仪礼》《周礼》《礼记》这 “三礼”,还喜欢研究《说文解字》。天下大乱时到江东避难,和诸葛瑾、步骘名气相当,彼此关系友好。严畯性格质朴正直、纯正敦厚,品评人物时总是诚恳劝告、善意引导,一心想着帮助他人进步。张昭把他推荐给孙权,孙权任命他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后来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让严畯接替鲁肃,统领一万兵马驻守陆口。大家都为严畯感到高兴,他却前后多次坚决推辞:“我就是个朴实的书生,不懂军事,没有才能却占据这样的职位,一定会招来灾祸悔恨。” 说话时情绪激昂,甚至流下眼泪。(《志林》记载:孙权还试着让严畯骑马,结果他刚上马就从马鞍上摔了下来。)孙权这才作罢,世人都称赞他能以实情相让的品德。孙权成为吴王,后来称帝时,严畯曾任卫尉,奉命出使蜀国,蜀国丞相诸葛亮非常赏识他。他不积蓄俸禄赏赐,都分给了亲戚故旧,家里常常衣食不足。
广陵人刘颖和严畯有旧交情,刘颖在乡里专心治学,孙权听说后征召他,他却以生病为由不就职。刘颖的弟弟刘略担任零陵太守,在任上去世,刘颖前去奔丧,孙权知道他是装病,立刻派驿使去逮捕他。严畯也快马加鞭通知刘颖,让他回来向孙权谢罪。孙权发怒,罢免了严畯的官职,但刘颖得以免罪。过了很久,孙权又任命严畯为尚书令,后来严畯去世。(《吴书》记载:严畯去世时七十八岁,有两个儿子严凯、严爽。严凯官至升平少府。)严畯着有《孝经传》《潮水论》,还和裴玄、张承讨论管仲、季路的思想,这些着作都在世上流传。裴玄,字彦黄,是下邳人,也有学问品行,官至太中大夫。他曾问儿子裴钦,齐桓公、晋文公、伯夷、柳下惠这四个人的优劣,裴钦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裴玄反复辩论,双方都有理有据。裴钦和太子孙登交往密切,孙登很欣赏他的文采。
程秉,字德枢,是汝南南顿人。他曾追随郑玄求学,后来到交州避难,和刘熙一起研究经义要旨,最终精通五经。士燮任命他为长史。孙权听说他是有名的儒者,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黄武四年,孙权为太子孙登聘娶周瑜的女儿,程秉以太常的身份,到吴郡迎接太子妃,孙权亲自登上程秉的船,对他非常优待礼遇。返回后,程秉从容地对孙登劝说道:“婚姻是伦理的开端,是教化的基础,所以圣明的君主重视婚姻,用它来为百姓做表率,教化天下。因此《诗经》赞美《关雎》,把它放在开篇。希望太子在闺房中尊崇礼教,践行《周南》中所咏唱的美德,这样在上能使道德教化兴盛,在下能使赞颂之声兴起。” 孙登笑着说:“顺应发扬美德,纠正补救过失,实在要依靠太傅您啊。” 程秉最终在任上去世,着有《周易摘》《尚书駮》《论语弼》,总共三万多字。程秉担任太子太傅时,率更令河南人徵崇也因好学品行端正而闻名。(《吴录》记载:徵崇,字子和,研究《周易》《春秋左氏传》,还擅长养生之道。本姓李,遭遇战乱后改姓,隐居在会稽,亲自耕种来实现自己的志向。好学的人前来求学,他所教的学生不超过几人就停止收徒,想要让自己的学问能真正传承下去。他结交的人如丞相步骘等,都很亲近他。严畯推荐徵崇,说他的品行足以劝勉世俗,学问足以当老师。徵崇初次见太子孙登时,因生病被特许不用跪拜。东宫的官员都来向他咨询请教,太子也多次向他询问各种见闻。徵崇七十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