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夫夫夜话(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主要的是,每个想要进入书院的学子都要先行考试,考得不好书院不收。
据说当时王枝松没考过,加上束修太贵,他就没去成,改去了另一家私塾。
而即便能进入书院,也不是万无一失,一旦学的不好或违反书院的规矩,还会被退学。
即便是有天资极好的寒门子弟能进去,那也是凤毛麟角。
寒门子弟哪能跟人家有钱人家出身的学子相比,只自小看的书,用的字帖都比人家差一大截。
有钱人家的孩子读课时就会请夫子,待去私塾读书,或许连诗都会作了。
泥腿子出身的孩子能不愁笔墨纸砚,都是幸运的。
这不就是古代的精英贵族学校?看来这“不能输在起跑在线”在什么时代都一样啊!
邵云安不解了:“河子哥拿了三本书给青哥儿,我以为读私塾很容易。他说是赵丛博的私塾先生让买的。”
王石井点出关键:“里正只有赵丛博这一个孙子。元德大哥可能也只会有赵丛博这一个儿子。
哪怕赵丛博读了一辈子书也只能拿到一个童生郎,里正家在赵氏族中的地位也更稳固。”
邵云安明白了:“所以,其实童生郎这个身份就已经很厉害了是不是?所以王文和才会处处偏袒王枝松?”
邵云安一直以为秀才才是一个读书人的起点,他还纳闷儿王文和为什么要处处偏袒一个“童生”。
王石井以前也弄不明白,也是去了军中,听袍泽和上峰说起来,才慢慢琢磨出来的。
今天赵元德又跟他说了一些,他就更清楚了。
童生郎,就是拿到考取秀才的资格,也才有资格进县学读书。
而至少要先通过县试,才是童生郎,之后再考过府试、院试,才是秀才。
在县学读书的童生郎,若在三年内拿不到秀才的功名,就会被退学。
无论是普通的学生,还是被退学的童生郎,若想继续读书、备考,都需要去私塾。
当然,若家中有钱有势,可以请夫子上门授课。按照邵云安的理解就是“家庭教师”。
可只要是想考取功名的,就必须得在官方的学校读书,县学、府学、贡院(国子监),就是官方学校。
所以,好的私塾至关重要。
赵丛博去邻村上的那所私塾的夫子,也只是一个童生郎。
而县上私塾的夫子,都是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