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孩子们(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夏日的晨光透过文华殿高大的雕花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书卷气息。

十岁的太子萧承稷端坐在紫檀木书案后,身姿挺拔,着一身月白色银丝暗纹常服,稚气未脱的脸上已初具储君的沉静气度。

他面前摊开着《尚书·尧典》,正凝神听着太傅——一位须发皆白、学问渊博的老翰林——讲解“克明俊德,以亲九族”的深意。

父皇萧珣今日难得有空,并未穿着龙袍,只一身玄色常服,坐在一旁另设的案几后,批阅着奏折,偶尔抬眸,目光掠过儿子专注的侧脸,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期许。

太傅讲至精妙处,抚须问道:“太子殿下以为,尧帝为何要先‘亲九族’,而后方能‘平章百姓’、‘协和万邦’?”

萧承稷略一沉吟,声音清朗答道:“回太傅,学生以为,治国如治家。九族乃血脉之亲,伦理之始。若连至亲都不能和睦相处,明德彰义,又如何能教化万民,令天下归心?‘亲九族’是根基,是修身齐家的延伸,根基稳固,方能谈及治国平天下。如同父皇常教导儿臣,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他说着,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萧珣。

萧珣手中朱笔微顿,唇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并未抬头,只淡淡“嗯”了一声,算是认可。

太傅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殿下所言甚是,能联系陛下日常教诲,更见体悟之深。然则,皇家之‘家’,非同小可,‘亲九族’亦非仅血亲和睦,更在于……”

课业在严谨而深入的气氛中进行。萧承稷应对得体,思维敏捷,偶有不解之处,太傅耐心引导,萧珣偶尔会插言一两句,点破关键,言简意赅,往往让承稷有茅塞顿开之感。

一个时辰后,课业暂歇。太傅起身告退,殿内只剩父子二人。

萧珣放下朱笔,走到承稷案前,拿起他刚写的一篇策论看了看,道:“笔力尚可,论点也清晰。只是对‘俊德’的理解,仍流于表面。‘俊德’非仅指个人品德高尚,更是一种能凝聚人心、使人归附的领袖魅力与治国智慧。日后观察你舅舅治军,你祁姑父理政,甚至宫中女官管理仆役,皆可体悟此道。”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萧承稷恭敬应道,小脸上满是认真。

这时,殿外传来细微的嬉闹声。萧珣眉头微蹙。内侍连忙躬身进来禀报:“陛下,是二殿下和三公主来了,说……说寻太子殿下一起去御花园看新进的锦鲤。”

萧珣的眉头舒展开来,甚至带上一丝无奈的笑意:“让他们进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