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宋朝难得的团结(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将宫中库藏最好的百年老参、灵芝、阿胶、鹿茸,凡能补气益血、续骨生肌之珍品,尽数取出!

选派精干御医,殿前司精锐护送,八百里加急,送往幽州!

告诉黄卿,安心养伤!大宋需要他!”

随即,赵顼环视殿内依旧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群臣,声音洪亮:

“诸卿!今日乃我大宋百年未有之大喜!

朕要亲率尔等,即刻前往太庙,告慰祖宗!

昭告天下,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之声,响彻云霄。

此刻,无论是新党领袖王安石,还是旧党重臣富弼、韩琦,亦或是其他派系的官员,

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为国家民族复兴而激动的笑容。

党争?在这一刻,在收复故土的滔天功业面前,

在举国同欢的民族大义面前,任何私心杂念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卑劣!

没有人,绝对没有人,敢在此时、在此事上,流露出半点不合时宜的情绪。

这是属于整个大宋的胜利,是超越一切分歧的荣光!

从太庙返回,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但朝堂上下依旧洋溢着振奋的气息。

关于封赏的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起。

枢密使富弼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对前线将士的敬佩:“陛下,黄经略立此不世之功,

振武军将士浴血奋战,扬我国威。

虽陛下圣意待燕云全复后再行封赏,以激励将士一鼓作气,

然…如此大功,朝廷是否可先予以嘉勉,或赐下恩荣,以彰其功,安将士之心?”

王安石此刻也完全站在了支持前线将士的立场上,他立刻出列,声音沉稳有力,却带着前所未有的认同感:“富枢相所言甚是!

黄经略以雷霆之势光复幽州,不仅大振国威,更极大缓解了长期作战对国力的消耗,此乃功在社稷!

臣以为,陛下可先行下旨,对黄经略及振武军有功将士予以褒奖,赐下金银、绢帛、美酒犒军,

并明谕全军:待燕云全境光复,朝廷必不吝封侯之赏!

如此,既可显陛下天恩浩荡,又能激励将士再接再厉!”

王安石的态度转变清晰可见,他不再提财政压力,

而是完全着眼于如何最大化利用这场胜利的士气,推动战局进一步发展。

他的提议也得到了其他大臣的纷纷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