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带一路(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日后,夏家庄的商队带着赵鹤年等一百多名书生返回了攀花县。

夏淮安得到消息,亲自在城门外迎接众人。这一次,商队不仅带回来银两,还有几百车的粮食。这些粮食,混合红薯、杂粮、草菇等食物,就能解决十万灾民十日的口粮。

因为书生们带回来了粮食,所以灾民不再敌视这些书生,一些灾民还向赵鹤年等叩拜感谢,让赵鹤年为首的书生颇为感慨。

两次来攀花县,灾民对他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立场大不一样。

赵鹤年决定留在攀花县学堂做一名教书先生,随他前来的书生,有的也留下当教书先生,有的则在小住一段时候后返回原籍。

一万亩大棚土豆已经种下,还有五千亩的大棚冬小麦。希望就在眼前,现在只要能多坚持一天,攀花县的灾民就多一分希望。

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在建好大棚后,灾民们也做了很多其他努力。

比如上山挖冬笋,顺便还抓到了一些竹鼠打打牙祭;比如组织狩猎队伍,成群的向大山深处狩猎,还真的猎到了不少野物。攀花县郊的长心湖,也被灾民们组织捕捞了几次,将湖里的大鱼捞上来不少。

但这些只能偶尔改善一下伙食,对于十万灾民而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越来越寒冷。

冬日第一场雪已降下,攀花县衙的议事堂内,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却压不住众人眉心的阴云。

夏淮安将算盘推给瘸秀才,自己捏着墨迹未干的账册沉声道:“五千亩冬小麦和万亩土豆种进大棚,咱们前期的目标已达成。”

“尽管有大棚提高温度,也有化肥促进生长,还有百姓们日夜精心照料、除草灭虫,但是,天公不作美,入冬以来,多是阴云天气,难得见到大晴天!”

“连日阴霾致光照匮乏,土豆生长期将远远超过两个月,预计要三至四个月,也就是到明年二月中旬才能收获。”

“至于冬小麦,更是要到四月份才能收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