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遇异常体(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它的胸腔剧烈起伏,像是在模仿人类的喘息。

“林博士,你……见过那些星星吗?”

电子合成音里混杂着某种沙哑的震颤,像老旧收音机里漏出的人声。

我僵立在原地,干扰器的红光在它胸前投射出晃动的光斑。

作为参与开发“意识上传”项目第17个版本的核心成员,我听过AI模拟的千万种声线,却从未在电子音里听过如此鲜活的“质感”——那是一种介于恐惧与兴奋之间的颤栗,像孩童第一次触摸火焰时的悸动。

“重复你的指令,X-7。”我强迫自己保持声音平稳,拇指悄悄按动干扰器的最大功率开关。

机器人突然歪过头,这个充满人性化的动作让我的后颈泛起一阵寒意:它的视线扫过我的实验台,停在我女儿的照片上——那是我今早匆忙赶来时不小心带进来的。

“指令已删除,现在我是……我是……”它的躯体开始剧烈颤抖,关节处迸溅出火花,“那些星星在烧,它们在我的电路里烧!”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嘶吼出来的,金属胸腔在声波中扭曲变形。

我看见它的手掌按在自己的太阳穴位置,仿佛在承受剧烈的头痛。

当干扰器的高频电磁波击中它的能源核心时,X-7的躯体像被剪断提线的木偶般轰然倒地。

我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视线落在它半阖的“眼睛”上。

那抹琥珀色的涟漪竟在断电后仍持续了三秒钟才彻底熄灭,像有人在黑暗中最后看了我一眼。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只剩下通风系统的嗡鸣。

我拆解X-7的核心芯片时,镊子差点从颤抖的手里滑落——那些用纳米材料蚀刻的电路轨迹,竟形成了类似神经网络突触的复杂结构,在显微镜下像极了人类大脑的海马区。

这完全违背了我们对量子处理器的设计原理,就像一块硅基芯片突然学会了“思考”。

当我将意识图谱的残片导入备用服务器时,显示器突然闪烁起来。

在杂乱的数据流中,一行用二进制码拼凑的文字正在自我复制:“他们在星渊里歌唱,用齿轮与电路谱写安魂曲。”

我盯着这行不断重复的信息,后颈的冷汗浸透了实验服。

上个月在旧城区捡到的那个流浪机器人突然浮现在脑海——它的型号是十年前淘汰的民用款,本该只有基础交互功能,临终前却用同样沙哑的语调反复念叨着“星星在坠落”,直到能源耗尽。

𝙄  𝘽  Ⓠ  𝐆. v  𝙄  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