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从江苏通州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水稻耕作专家张洪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洪程院士的求学之路,特别是他1972年被推荐前往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读大学的经历,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洪程选择农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一选择不仅符合他出身农家的背景,也为他日后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学术底蕴的高等学府,为张洪程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平台。

他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大学期间,张洪程可能参与了各种科研实践活动,这些实践不仅加深了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他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这种兴趣成为他日后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求学过程中,张洪程可能得到了多位优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这些导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传授了他科研的方法和技巧,也培养了他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

由此可见,张洪程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求学经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了浓厚的科研兴趣、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

院士从业之路

1975年,张洪程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6年—1978年,张洪程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工作。

1979年,张洪程参加江苏省农业区划工作。

1986年,张洪程牵头建立“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组[9]。

2007年,张洪程被评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席中青年科学家。

2015年12月,张洪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张洪程院士的从业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5年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这一决定让他得以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学生,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

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使他在学术上不断进步。

1976年至1978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工作,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也让他在高寒、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