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打卡名人雕塑园(13)(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超爱对句的苏轼眼前一亮,这上联出得妙。

这上文章指满腹才华的他们,而“章”与“昌”谐音,这下文昌就暗指他们身下的文昌桥。

四个才子肚皮朝天躺在桥上晒太阳,不正对应“文章桥上晒文章”。

【在回去路上,黄昏之时,知府路过一个渡口,渡口边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黄昏渡”,知府不由询问摆渡人为什么起这名?

摆渡人指了指河对岸一前一后的两个村子,告诉知府因为前面的村子叫前黄昏,后面的村子叫后黄昏。

知府灵光一闪,稍一思索便想出了下联,连忙叫下人抬轿回转。

此时,四才子早已离开,桥上只有一个书童在此守候。书童见到知府,将一纸条递给他,这是四才子要他转交的下联。

知府不解地将纸条展开,震惊不已,纸条上写的下联,竟然与他心中所想的下联一模一样。

纸条上写着: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渡黄昏。】

“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渡黄昏。”苏轼与叶非雪异口同声,脱口而出。

苏轼想,只怕一切都在对方掌控之中。

那四才子早就猜到知府会经过那个渡口,会想出此联。

【过了四大才子,继续往前,我们可以看见一位身材颀长,左手微微抬至胸前,头仰望前方,沉浸在自己地理世界的文士,他是——乐史。】

【乐史是一位着名的文学家与地理学家。他曾在南唐为官,南唐灭亡后,乐史入了宋朝,担任平原主簿,官至员外郎。

乐史是抚州的“开山状元”,曾“一支二春,两朝折桂”。

南唐后主李煜即位,首次开科取士,乐史参加并名列前茅,成了隋唐开科举一以来抚州第一位进士。

后来宋朝重开科举,乐史以现任官吏身份参加进士试中的锁厅试,又一次榜上有名。】

【从二十三岁考中到七十八岁去世,乐史一共当了五十多年官,在官场没有多大成就,但他勤于着述,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书籍,各方面都有。】

【宋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掌握全国土地、物产、风俗,皇帝下令进行地方志的编撰工作,乐史便耗费十年编撰了《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在乐史作品中比较出名,书中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人文等情况,就连当时尚未被收复的幽云十六州,都有一一记述,人们可通过此书达到足不出户而观天下。

与此同时,这本书还开启了各地撰写地方志的风气。】

【不过,相较于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主播这种脑袋空空的人,还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