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康咏春去哪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腊八前的洛阳,从城中的寺观场院,到城外的伊洛河畔,处处支起火灶大锅,粥汤与药汤滚沸的白气,升腾弥漫,驱走寒意。

氤氲热雾中,有形容枯槁、衣衫破烂的贫病百姓,也有服饰华美、被丫鬟小厮团团护住的富家女眷。

大越由女帝掌权已二十年,女官、女商、女先生的,在小州小县都不罕见了,何况在神都洛阳。

但中上阶层的女儿们,无论是凭科举文章的硬本事入朝为官,还是凭门荫去做个不必上手治病的四年制太医,都还没有蔚然成风。

她们多半仍承袭旧俗,嫁个门当户对的世家公子后,窝在家里做淑媛贵妇。

不必操持家务,不必操心家用,连生了娃儿,都有不止一个乳娘来平替哺乳的天职,这些女人闲到,连插花点茶都不足以打发时间了,自然就将多余的脑力,贡献给了疑神疑鬼这件事。

她们疑心自己的丈夫,在家宅之外,为官或经商的时候,与女同僚或者女掌柜擦出天雷地火,便也努力地想跑出内宅,见识见识外头的世界,既是避免自己越来越木讷、教夫君看不起,也是出来亮相,让城中士人和贫苦大众,“晓得”她们。

今岁的腊月施粥施药,因大越公主和羌国太后也出力设摊,洛城贵妇们,更加码了义举的力度,不能让自家得个“划水”的嫌疑。

不仅粥变得更稠了,药变得更好了,行善的名媛们,逗留在寒风中的时间,也更长了。

她们有些好奇,想看看都城来的女官和羌国来的使臣,是何模样。

但这头一日,她们只看到,越人侍卫维持秩序的粥摊边,有个清秀俊逸的小后生,摆起脉诊,架起笔墨,给闻讯而来的乡巴佬们开方子,再让他们去一边的药摊上,白拿药材。

管药摊的,也是个小女郎,杏眼圆脸,透着股讨喜的稚气,实际眼力却辣得很,如此乱烘烘的情形下,有人隔了一炷香后再来重复拿药,她也能一眼瞧出来。

那人想抵赖,越人侍卫冷冷道:“康娘子是翰林画师,认你们的脸,可比老子们认兵器还厉害,滚!”

这边厢,做慈善的贵妇们,听闻小郎中原来是奉旨陪嫁的太医,登时像打了鸡血般。

洛阳少尹的侄媳妇,和本地最大瓷商的孙媳妇,仰仗着身份,率先出头,结伴来到小太医跟前。

“神医郎君,有劳你,给我们姐妹俩诊个脉。”

魏吉见富贵人家的女眷也来蹭义诊,心里登时一阵嫌恶。

只他毕竟曾在女帝刘昭的内廷当过两年值,多少攒了几分哄姐姐的经验,遂语调柔顺道:“两位娘子双目有神、玉音洪亮、面色红润,一看就是气血充盈之人,不必问脉。”

瓷商家的夹着嗓子道:“我二人并非有头痛脑热的,而是求个生子秘方。”

魏吉刹那间有种被贬低为民间神棍的愠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