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代庶女3(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原主大伯母追随丈夫入京赴任,自然不能操持府中诸事。

大伯颇有才干,在朝中担任要职,只是五十多岁的年纪,膝下尚无一儿半女。

姚氏说,大伯母并非善妒之人,也物色了几个好人家的女儿,纳进了门。

大夫看了,药也吃了,小妾也纳了,但就是没动静。

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

二伯母,也就是姚氏的婆婆,也跟随丈夫赴任,眼下正在秀州当知府夫人呢。

二伯膝下亦是单薄,唯有一嫡子,是陈家长孙,也是姚氏的丈夫。

姚氏悄悄说,公公养了好几个小妾、通房,努力耕耘,皆是徒劳。

原主的父母,排行老三,育有两子两女。

嫡长子陈燮,庶子陈昌,庶长女陈容,原主是最小的庶出女儿。

原主的嫡母崔氏是个地地道道的宅女,除了重大节日在众人面前晃荡一下,基本是不出院子的。

门都不想出,就更别说管事了。

这管家的差事自然而然落到姚氏头上。

原主父亲,年轻时性子蛮横,被家里强压着读了几年书,好容易考中了秀才。

他是幺儿,被父母宠着惯着,吃不了苦头,考中秀才后说什么也不愿读书了。

一个大小伙子不读书不做事,整日在戏园子晃荡,族亲都看不下去。

原主祖父便给他捐了个官,一个无所事事的游民一跃成为吴县知县。

吴县是大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苏绣的发源地,还是南北的水上交通枢纽。

又发达又兴旺,在此地做官,是人人求而不得的事。

但偏偏有个例外,那就是原主父亲。

他干了几年,觉得没甚意思,就辞官不干了。

险些没把原主祖父给气死。

他读书不中,做官不成,做生意倒是一把好手。

回到盐官,接管家中商号,干的风生水起,在省城富豪排行中也是榜上有名。

关于原主为何投湖,姚氏遮遮掩掩,说了个大概。

崔氏的娘家,原先也是官宦人家,因家中子孙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从而慢慢衰败。

待崔三小姐长大后,崔家只是盐官一个有些声望的乡绅。

和家大业大的陈家没法相提并论,大树底下好乘凉,崔家人紧紧扒着亲家,不肯撒手。

崔家大少爷鲜少来陈府,二小姐、三小姐来的多些。

姚氏含蓄的表示,这两位表小姐隔三岔五就要登门,拜见姑姑。

崔二小姐温柔,处处谦让,崔三小姐小性,处处呛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