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领导听了这话,脸上带着笑,也没点破,只是静静地看着苏烨。
而苏烨这时也沉默了一会儿。
他对后世的工业发展很了解。
现在是工业体系刚刚起步,以后会慢慢发展,进入现代化和自动化。
但最终的工业,还是要靠互联网,进入半导体行业。
发展芯片技术,才是真正的王牌。
不过,想搞芯片技术,现在根本不可能。
因为国内的通讯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连电话都没普及。
至于互联网,几乎没人知道。
我国从1957年开始研制通用的数字电子计算器,直到1958年8月1日,这台机器才开始运行短程序。
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为了纪念这个重要时刻,这台机器被命名为8A型电子数字计算器。后来在738计算机厂开始小批量生产,并改名为103型计算器(即DGS-1型)。
当时一共生产了38台这种计算机。
这些机器都被用到了各个关键行业中。
民间根本不可能普及。
就连轧钢厂这样的企业也接触不到。
只有航空航天和军事研究单位才能使用。
而且,使用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还要排队申请。
就算排到了,也得去指定的地方使用。
非常麻烦,也非常费事。
最主要的是,这种计算机体积非常大。
主机部分就占用了好几个大型机柜,占地约40平方米。
当时的主机内部结构非常精密,里面有将近4000个半导体和二极管,还有800多个电子管。
因此运算速度也只有每秒三十次。
即便如此,对我国计算机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真正开始使用互联网,是在1986年,钱天白先生发送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而我国全面接入互联网则是在1994年。
所以,现在苏烨如果跟他们讲互联网和计算机的事情,
那就像是在说天书一样,没人能懂。
即使是一些高级领导可能知道一些,但也不多。
甚至只是知道名字,具体怎么用,他们完全不清楚。
所以,根据目前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