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集:寻求外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色中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玻璃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仿佛也在等待一个转折点。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测试数据表,眉头紧锁。

“这玩意儿就像个倔老头,你越急它越不给你面子。”王强靠在实验台边,一边摆弄着线路板,一边嘟囔,“咱几个加起来快把电子工程学从头学到尾了,结果还是卡在这一步。”

小李叹了口气:“现在最头疼的是传感器反应太慢,根本跟不上光线变化节奏。”

张建国没说话,只是低头翻看自己手里的资料,时不时用笔圈出几个关键词。自从那次谈心之后,他虽然话不多,但干起活来格外认真,像要把过去的一切都补回来。

刘好仃放下手中的纸,转身看向他们:“咱们不是说好了吗?问题一个个解决,走一步算一步。”

“可问题是,有些路我们真的走不通啊。”王强摊手,“这不是拼力气的事,是技术门槛太高。”

刘好仃沉默了几秒,突然笑了笑:“那我们就去借点梯子。”

三个人愣住。

“啥意思?”小李问。

“我想办法找外援。”刘好仃语气坚定,“咱们做玻璃的,不一定非得把电路也搞得比电子厂还精通。能合作、能请教,才是正道。”

“可上哪儿去找外援?”王强一脸怀疑,“咱们又不是什么大公司,人家凭什么帮咱们?”

“试试才知道。”刘好仃拿起手机,“总不能让这块玻璃成了我退休前最后一块‘失败品’吧。”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跑到车间办公室,借了台电脑。他在网上翻了半天,终于在一个行业论坛里找到了一家曾发布过智能玻璃相关技术文章的电子科技公司。他盯着屏幕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开始敲字写邮件。

“尊敬的贵司技术部负责人:

您好!我是深圳某玻璃厂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近期正尝试研发一款基于玻璃材料的智能调光产品。我们在基础工艺方面已有一定积累,但在电子控制系统部分存在瓶颈。了解到贵公司在该领域有丰富经验,特此联系,希望能有机会交流学习,或寻求技术支持……

随信附上本人过往参与的部分节能玻璃项目成果,供参考。”

写完后,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措辞,确保简洁明了,没有多余废话。点击发送键的那一刻,他心里竟有种年轻时第一次独立操作熔炉的感觉——紧张中带着期待。

回到车间后,他召集大家开了个小会。

“我已经联系了一家电子公司,看看能不能请他们帮忙。”刘好仃开门见山。

王强挑眉:“就这么一封信?人家理都不理你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