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集:质量把控(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阳光透过车间高高的玻璃窗,照在刘好仃的肩上。他站在一条生产线旁,手里拿着一块刚切好的玻璃板,眯着眼对着灯光看。
“这光打上去,像不像小时候过年贴的窗花?”他笑着把玻璃递给旁边的小李。
小李接过一看,忍不住点头:“比之前那批整齐多了,边角都利索。”
“那当然。”刘好仃拍拍手,“现在咱可是有‘规矩’的人了。”
自从培训结束、新员工上岗后,刘好仃就一直在琢磨一件事——质量把控不能只靠经验,得靠流程。
他以前干了快半辈子,深知玻璃这种东西,看着光滑透明,其实脾气大得很。你一不小心,它就在你手上炸开;你一松懈,它就在客户那边出问题。
所以,他决定从头开始,给每道工序都加上“保险”。
第一站是切割环节。
车间里机器轰鸣,传送带不断将切割好的玻璃送出来。工人们动作熟练了不少,但刘好仃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人凭手感操作,不检查边缘是否平整。
“不行啊,手感会骗人。”他在白板上画了个流程图,“以后每块玻璃下线前,必须过灯箱检测。”
有人嘀咕:“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我们又不是瞎子。”
刘好仃笑了笑:“你们是没瞎,可眼睛也会疲劳。今天看得准,明天不一定。咱们要的是稳定,不是运气。”
说干就干。他找来几个空箱子,把传送带旁边腾出一小块地方,装上了灯箱。然后安排一个老工人兼任质检员,负责抽检。
“别怕麻烦,麻烦一次,省得后面返工十次。”这是他最近挂在嘴边的话。
当天下午,刘好仃在废料区第三层货架上标记了一块微裂纹玻璃。他特意没扔掉,而是写了个标签:“裂纹起点位置,请勿误用。”
他知道,这块玻璃迟早会在某一天派上用场。
第二件事,是涂层厚度的问题。
调光玻璃的核心在于涂层工艺,厚一点薄一点都不行。可因为没有统一标准,不同批次的产品在透光率上差异明显,客户投诉也开始增多。
“这样下去不行。”刘好仃翻着质检报告,眉头紧锁。
他去找厂长申请买几台便携式测厚仪,厂长一开始还犹豫:“这些设备贵得很。”
“贵也得买。”刘好仃认真地说,“你现在省了钱,后面赔得更多。”
厂长最终被他说服。
仪器到货那天,刘好仃亲自调试,还给每个操作员发了一张三色贴纸表——绿色代表合格,黄色代表待查,红色直接报废。
“颜色一目了然,不用再扯皮。”他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