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集:规章制度制定(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阳光下的厂区,心里却一点都轻松不起来。

培训的事刚告一段落,工人们的态度明显转变了,环保意识也上来了。可他知道,光靠“觉悟”是撑不起一个厂子的。制度才是长久之计。没有规矩,再好的理念也容易走样、变味,甚至被抛在脑后。

他摸了摸桌上的笔记本,那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和员工反馈。尤其是昨天开会时,一位车间负责人提到某个角落的废气排放口平时没人注意,偶尔会有人图省事直接绕过处理设备排出去。

这事儿让刘好仃心头一紧——环保不是一阵风,得有章法、有监督、有奖惩,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他叹了口气,翻开笔记本,准备起草规章制度的框架。

开头几天,刘好仃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他先整理了之前几个月的环保工作记录,把常见的问题、操作流程、设备维护要点都列出来。然后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了个会,让大家提意见,看看哪些环节最容易出问题,哪些地方需要特别强调。

会上气氛挺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不少实际困难和隐患。比如:

“有时候为了赶产量,设备巡检就草草带过了。”

“有些新来的员工根本不知道环保指标是什么,只管完成任务。”

“车间交接班的时候,环保事项经常漏掉,没人提醒。”

刘好仃一边听一边记,笔尖几乎没停过。等大家都说完,他已经有了个大致的框架。

晚上回到家,他又加班到深夜,把白天收集的信息梳理成条理清晰的章节:总则、责任划分、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奖惩办法……

写完最后一行字,他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心想:“总算有个样子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刘好仃开始逐个岗位落实环保责任。

他每天早上比别人早来半小时,拿着笔记本挨个车间转悠。遇到熟人就打个招呼,顺便问几句:“你们这儿粉尘怎么控制?”、“废料是怎么分类处理的?”、“有没有专门的人负责巡查?”

有一次他在三号车间碰上个老工人,正蹲在一台除尘设备旁边检查压力表。两人聊了几句,刘好仃顺手记下了几个关键点。

“我们这个设备每隔两小时就得查一次,不然容易堵。”老工人边说边拧开盖子,“上次就是忘了查,结果车间飘了一整天灰。”

“那你现在每天都按时检查吗?”刘好仃问。

“那当然,这玩意儿要是坏了,咱们自己吸进去的灰尘还少得了?”老工人笑着拍了拍胸口,“我现在比老婆婆还勤快。”

刘好仃点点头,把这些细节都加进了制度里,还特意注明了每台设备的责任人和巡检频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