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广播站的向阳花(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卷着初中部的开学公告贴满校园,林小羽站在公告栏前,指尖轻轻拂过 “学生会宣传部干事” 的红色印章。浅褐色的齐耳短发被风吹得微微飘动,发间别着的向日葵发卡反射着阳光,那是苏晴老师在小学毕业时送她的礼物,花瓣边缘的金线已经有些磨损,却依然像当年那样鲜活。她的校服领口别着崭新的学生会徽章,徽章下隐约露出叠了两层的衣角 —— 这个从五年级就养成的习惯,在初中校园里终于不再是为了掩饰什么,而是变成了一种无声的宣告:那些曾经让她自卑的成长印记,如今都成了前行的力量。

初中教学楼的走廊比小学宽敞许多,墙上的宣传栏里贴着 “青春期心理健康周” 的活动预告,其中 “校园广播特别策划” 几个字被荧光笔圈了出来。小羽的书包侧袋里装着崭新的录音笔,笔身上贴着她自己画的向日葵贴纸,旁边还插着一本折了角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广播稿的构思:“第一期讲月经初潮的应对”“要加入苏老师教的‘身体变化是自然馈赠’的理念”“得用轻松的语气,不能像念课本”…… 走到三楼转角时,她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笑声,回头便看见陈雨欣背着画板,李诗涵抱着一摞社团报名表,正快步朝她走来。

“小羽快看!‘青春小卫士’初中分部的申请批下来了!” 李诗涵举起手里的审批表,表格边缘还沾着她刚买的草莓味棒棒糖碎屑,“德育处老师说,我们可以用活动室的储物柜放科普资料,还能借用广播站每周五下午的时间!” 陈雨欣则打开画板,露出里面刚完成的插画:三个女孩站在向日葵花田里,中间那个戴着向日葵发卡的女孩正拿着话筒,背景里的声波线都画成了花朵的形状。“这是新的宣传画,” 她推了推眼镜,耳根有些发红,“我把小学的‘小羽的翅膀’改成了‘我们的翅膀’,你觉得怎么样?”

小羽接过画板仔细看着,插画里女孩们的校服袖口都画着小小的向日葵图案,那是她们三人组的秘密记号。小学时躲在储物柜里偷偷哭泣的场景突然闪过脑海,那时她绝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坦然地站在初中校园里,和最好的朋友一起策划关于青春期的广播节目。“画得太好了,” 她把画板递回去时,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们下午去广播站试音吧,我写了第一期的稿子。”

初中的广播站藏在教学楼顶楼的阁楼里,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旧书本和灰尘的味道扑面而来。房间里摆着两个掉漆的播音台,话筒线像藤蔓一样缠绕在支架上,墙角的书架堆满了历届广播员留下的 CD 和录音带,其中一盒贴着 “2018 年青春期专题” 的磁带已经有些受潮。负责广播站的张老师是位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女教师,她指着靠窗的调音台说:“这台设备虽然旧,但音质很好,你们可以先用着。记住广播的秘诀是 —— 把话筒当成最好的朋友,说真心话就好。”

小羽坐在调音台前,手指轻轻放在话筒开关上,突然感觉掌心有些出汗。她深吸一口气,摸了摸发间的向日葵发卡,仿佛能感受到苏晴老师当年在办公室里握住她肩膀的温度。“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广播员林小羽……” 刚说出第一句,她就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今天我们来聊聊……” 说到这里,她突然卡住了,脑海里闪过五年级时王浩的嘲笑声,那些尖锐的词语像小石子一样硌在心头。

“别紧张,” 陈雨欣放下画板,走到她身边翻开笔记本,“你看这里,我们不是说好要讲‘成长勋章’的故事吗?” 李诗涵则打开手机播放起轻柔的背景音乐:“这是我姐姐推荐的纯音乐,她说听着这个说话会很放松。” 张老师端来三杯温水,轻声说:“我以前也害怕在很多人面前说话,后来发现把听众想象成需要帮助的朋友,就不会紧张了。”

小羽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水流顺着喉咙滑下,让她想起小学四年级那个暴雨天。当时她因为胸部发育被女生们嘲笑,躲在教学楼后的梧桐树下哭,是苏晴老师撑着伞找到她,把温热的姜茶递到她手里说:“身体的变化就像树要开花,有的开得早,有的开得晚,都是很美的事情。” 此刻教室里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调音台上,在话筒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小羽定了定神,重新按下录音键:“大家好,我是林小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成长勋章’的故事……”

第一次广播播出那天,小羽特意穿了件淡黄色的衬衫,领口别着向日葵发卡,站在广播室的窗前看着楼下的操场。当她的声音透过校园的每个角落响起时,她看见有女生停下脚步侧耳倾听,有男生跑过宣传栏时放慢了速度,还有几个初一新生围在公告栏前,对着 “青春小卫士” 的招新海报指指点点。播到 “月经期间可以用暖水袋热敷腹部” 时,她的声音微微有些发颤,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想起五年级那个惊慌失措的下午 —— 当时她的裤子渗出了血迹,是苏晴老师脱下外套系在她腰间,外套上的小雏菊刺绣蹭着她的手背,带来了整个青春期里最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