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冬至的数学前夜(2008年冬)(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12月15日 冻土的测量学

冬至前的清晨,教室墙角的煤炉在零下12℃的寒风中挣扎着燃烧,李老师用铁钳拨弄炉条,火星溅在结霜的黑板上瞬间冷却成黑点。"假设煤炉温度3℃,室外零下5℃,温差如何用几何表示?"他呵出的白气在黑板上凝结成细小冰晶,模糊了"温差"两个字。

孙玺儿盯着烟囱与墙面3.8度的倾斜角,突然站起:"温差是8℃,等于烟囱高度1.2米乘以倾斜角的正弦值!就像把温差分解成了烟囱的影子分量。"

"这咋还带分解的?"陈大壮趴在煤炉旁,冻得通红的鼻尖几乎贴到炉门,"比俺爹分劈柴还复杂。"

"分劈柴也能用数学!"孙玺儿冲上讲台,用冻红的指尖在黑板画出坐标系,"假设烟囱是向量H,温差是向量ΔT,它们的夹角θ就是寒冷在推挤热空气时的'力道角度'。"

周冬冬挠着脑袋:"那要是明天更冷,烟囱会歪得更厉害吗?"

"物理上烟囱倾斜是结构问题,"孙玺儿笑着摇头,"但数学上,温差确实能通过三角函数和几何长度建立虚拟关联——就像用秤砣和秤杆测重量,本质是力矩平衡。"

陈大壮突然鼓起腮帮朝烟囱口吹气,灰色烟圈以15厘米的等距间隔飘向窗外,在阳光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等差数列。"瞧这烟圈间距!跟俺作业本上的数列题一模一样!"他激动得跺脚,冰碴子在鞋底咔嚓作响,"孙玺儿快算!第10个烟圈离俺多远?"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a?+(n-1)d,"孙玺儿在笔记本上飞笔计算,"a??=15+(10-1)×15=150cm!刚好到教室后墙!"

"那俺要是一直吹,能吹出无限长的数列不?"陈大壮叉腰作势,睫毛上的霜花掉在煤炉边缘,熔化成 tiny 水珠。

劳动课上,地窖里的土腥味混着胡萝卜的甜香,孙玺儿蹲在齐腰深的萝卜堆前,用冻硬的麻绳比划六边形容器:"底层每边摆5根萝卜,相邻两根的中心距20cm,形成边长20cm的正六边形——每个内角120度,就像六兄弟手拉手围成圈。"

陈大壮啃着胡萝卜凑过来,腮帮鼓得像仓鼠:"手拉手防啥?防萝卜精逃跑?"

"防侧压力雪崩!"孙玺儿将一根青萝卜垂直立在六边形中心,"这是应力锚点,相当于给萝卜堆装了根'数学支柱',用余弦定理算,能分散42%的横向推力。"

"俺偏要试试不分散啥样!"陈大壮突然抽走底层中心的萝卜,整堆萝卜先是微微震颤,继而"哗啦啦"滚成螺旋状,最顶端的萝卜竟像中了魔法般,精准滚入中央直径30cm的圆形凹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