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公考失败后,治愈我的是一部印度电影(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说高考是全国第一考,那排在第二位的一定是公考。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超过1300万,而刚刚结束的2024年省考联考中,24个省份里有超过450万考生参加了笔试。

如果再加上单独招录的省份和各地的事业单位联考,那公考的参与人次可能比高考差不了多少。值得注意的是,公考的考生来源还是建立在一定学历基础上的。假如没有学历限制,很难想象最终的公考群体会有多大。

但作为同样拥有庞大群体的两个考试,高考与公考在社会层面呈现出来的口碑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表现。如果说高考面临的是鲜花和掌声,公考遭受的更多是鄙夷和非议。

公知和意见领袖们不止一次表达着公考热的危害,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肆意践踏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权利。在当前的舆论环境里,如果把公考拍成一部电影,那一定是禁片。

印度把公考拍成电影

我们办不到的事,被同样是公考大国的印度做到了。在印度电影《12年级的失败》里,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高考中作弊留级但最终通过努力国考上岸的故事。

影片本意是要表达年轻人诚实担当的品质和小镇做题家的奋斗姿态,但印度人毫不避讳地把实现这一切的载体给到了公考。当我们还在宣扬公考是不思进取拖社会主义后腿的时候,印度已经把公考改变人生堂堂正正搬到了荧幕。

整部电影不仅是对公考层级的划分(比如国考和省考)还是公考的难度的描述,都一次次把观众拉回到了现实。责任、努力、压力,句句不提我们,但句句都是我们。

公考是翻盘的机会成本

虽然都是选拔性的考试,但印度国考堪称地狱难度。整个印度只有7000名公务员,一旦录用就是拥有一定决策权的中高级官员。所以印度国考的报录比一直都是百万的数量级,这比国内更残酷。

正如很多考生从来只会盯着大多数人公考失败的结局一样,很多人质疑影片对成功的宣传教化不具备现实意义。但逆天翻盘的主人公不是凭空捏造的,在印度家喻户晓的IPS警官马诺吉正是故事的原型。

在公考备考里,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扰和松动,实习就业机会的浪费,赚钱养家的急迫,原生家庭的尴尬,公考的坚持其实就是人生翻盘一次机会成本。

公考也是奋斗的人生

把公考看成人生的一次奋斗而不是投机,在更长远的时间线上来看待自己的公考之旅,可能感受就会大不相同。今年进面的考生,大多都体验过去年的失败。但今年失败的考生,却大多不敢展望未来。

下坡容易上坡吃力,让你痛苦者也必然使你强大。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条,但没有一条是让人舒服的。公考是奋斗的人生,也是对痛苦的忍耐。你在忍耐,你的对手同样也在忍耐,大家都在忍耐中等着别人躺平摆烂。

公考就是选择在岩石上开花,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翻过这座山,才会有人听到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