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准备动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这倒也不足为奇,若骷髅殿这般容易对付,又怎会拖延至今呢?以李二那雷厉风行的性子,倘若此事易于解决,他定然早已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了。

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实乃因始终未能觅得敌人踪迹,即便手持利剑环顾四周,亦是满心迷茫,全然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进攻才好。

“国师啊!此事至关重要,关系到我大唐的生死存亡呐!朕把如此重任交予你,全赖你之能力与智慧。若你能够成功处理好这件事,朕绝不会亏待于你。朕愿意赐予你十个宝贵的名额,由你来推荐十位贤才入朝为官。”

李二深知,若想令袁天罡全力以赴、拼死一搏,给予他足够诱人的条件乃是关键所在。毕竟,唯有道家方能触及袁天罡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

听闻此言,袁天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小小的激动。要知道,如今大唐的官吏体系已然近乎饱和,新官入仕可谓难如登天。尽管推举制与科举制并行不悖,但每年通过科举脱颖而出之人寥寥无几,且其中九成皆出自世家大族,仅有区区一成为寒门子弟。

而这为数不多的寒门学子之中,至少还有九成或多或少与那些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要么是世家的女婿,要么竟是其私生子。在此种情形之下,莫说是道门难以崭露头角,就连天下苍生又有何出头之日?

李二自然对这些内情心知肚明,正因如此,他毅然决然地将道家奉为国教,并有意让皇后长孙氏(观音婢)亲近佛门。

如此举措,无非是为了笼络住这两大教派,以期为大唐的未来增添几分变数,谋求更多可能。

令人惋惜的是,这种行事手段实在过于柔和。释门一门心思只顾着敛财盈利,而道家则对诸多事务漠不关心、毫不在意。

如此状况令李二深感无力与无奈,曾经隋炀帝所面临的那种无助感,如今竟再度降临到了李二的身上。

遥想当年,隋炀帝也曾尝试推行类似举措,然而最终结局却以惨败收场。不仅科举制度难以顺利推行,反而招致世家大族对其群起攻之,喊打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而今,李唐王朝虽然同时存在着两种选官制度,但科举制所占的比重着实微弱得可怜。这无疑成为了李二心中最大的隐忧所在。

对于科举制所能带来的种种益处,他自是心知肚明。可问题在于,尽管他有心推动此项制度的发展,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那些世家大族以及朝中官员相互勾结,彼此庇护,所推举之人尽皆是自家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