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苏老太爷亲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85章:苏老太爷亲临(第1/2页)
医院走廊的米白色地砖上,轮椅轱辘“咕噜——咕噜——”的转动声格外清晰,节奏缓慢却平稳,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踏过时光的褶皱。
神经内科的李护士走在左侧,一手轻扶轮椅扶手,另一只手攥着苏定方的病历夹,声音放得极柔:“苏老太爷,前面就是302病房了,您慢些,地面刚拖过,小心滑。”
门被轻轻推开时,苏振邦几乎是立刻从陪护椅上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他身上的深灰色中山装熨得没有一丝褶皱,平日里在军部指挥千军万马时挺拔如松的脊背,此刻微微前倾,透着难以掩饰的急切。
轮椅上坐着的86岁老人正是苏定方,这位退休的国家七大常委身着一件浅灰色羊绒衫,质地柔软得能看出年头,却依旧干净挺括。
他的头发早已全白,却被精心梳理得丝毫不乱,鬓角的碎发也整齐地贴在耳后;
右手握着一根乌木拐杖,杖身泛着温润的包浆,那是陪伴他二十多年的老物件,此刻正稳稳地靠在轮椅侧栏上。
老人的眼神虽因年岁有些浑浊,却藏着岁月沉淀的温和,像冬日里晒透了的棉被,暖得让人安心。
跟在轮椅后的秦淑慧脚步轻缓,这位62岁的军部文职退休干部,穿着一件藏蓝色暗纹旗袍,外面搭了件米色针织开衫。
她手里拎着一个暗红梅花纹的老粗布包,布包边角绣着细密的锁边,一看就是手工缝制的。
包里除了笑笑爱吃的水果味QQ糖,还有一件浅粉色碎花纯棉小外套——
因为笑笑皮肤敏感,秦淑慧特意选了无骨缝制的款式,领口还缝了个小小的兔子贴布,
“这孩子小舅说喜欢小兔子,特意找老裁缝做的。”她轻声跟苏振邦解释,语气里满是对晚辈的疼惜。
“爸,您怎么来了?路上坐车累着没?”
苏振邦快步走到轮椅前,小心翼翼地扶住父亲的左胳膊,指腹不经意间触到老人手肘处的薄茧——
那是年轻时握枪、后来握笔留下的痕迹。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尾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关切,连平日里紧绷的眉头,此刻也舒展开了些。
苏定方轻轻摆了摆手,左手搭在儿子扶着自己的手上,目光越过病房里的医疗设备,径直落在病床上的苏晚晴和她怀里的笑笑身上。
老人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清晰,像老钟敲在心上:
“昨天振英打电话说,晚晴今天能抱孩子了,我在家坐不住——书房里的报纸翻了半页就看不下去,就让振英安排送我来看看,也放心。”
直到这时,苏振邦才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林凡和笑笑身上。
这位65岁的军部高层领导,平日里在军营里总是一身笔挺军装,开会时要求下属“言简意赅、直击重点”,连笑都很少露出。
可此刻,他下意识地抬手理了理中山装的衣领,手指在纽扣上顿了顿,目光先是落在林凡略显局促的脸上——
林凡今天特意穿了件新的深蓝色衬衫,袖口却因为紧张攥得有些皱;接着又移到笑笑攥着苏晚晴衣角的小手上,那只小手肉乎乎的,指甲剪得圆圆的,还沾着一点彩色的蜡笔痕迹。
沉默了几秒,苏振邦重重叹了口气,那口气里藏着愧疚与释然,像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
“当年是我们太固执,总想着苏家是军政世家——你大哥瑾华现在在华北军区当副司令,上个月刚带队完成了边境线的冬季巡查,冻得耳朵都起了冻疮;
你二哥瑾国在燕京当市委书记,这阵子忙着推进老城区改造,天天泡在工地上;
连你小姑静婉,在同济医院当副院长,除了坐诊还要管行政,经常半夜才回家。”
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自责,
“我们总觉得,你那时只是县城里的普通工人,每个月工资刚够糊口,门不当户不对,怕晚晴跟着你受委屈——
她从小在我们身边长大,没吃过苦,所以才逼得她当年不告而别,躲到上海找静婉治病。”
话音落,苏振邦上前一步,伸手拍了拍林凡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明确的认可——
那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接纳,也是对过去的和解。
“现在看到晚晴眼里的光,我才明白错了。”
他的声音软了些,“静婉昨天跟我打电话说,晚晴这两天的血氧饱和度比上周高了3个百分点,之前总说没胃口,昨天还主动喝了小半碗粥。
一家人啊,平平安安、心凑在一起,比什么门第、身份都重要。”
说着,他转头看向病床上的女儿,语气瞬间柔得能滴出水来——
那是平日里在军部从不会有的温柔,只有面对家人时才会流露:
“晚晴的病你别担心,我已经通过军部的海外医疗合作渠道,联系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肿瘤专家团队。”
他特意顿了顿,怕女儿听不懂,又解释道,
“就是之前给你小姑寄过研究报告的那组团队,他们2023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过相关病例研究,专门治晚期淋巴肿瘤。”
他伸出手指,认真地数着,“他们总共治疗过12例和你症状相似的患者,有8例实现了5年以上的长期缓解,最长的一位已经活了8年,现在还能正常工作。”
“下周他们就会飞过来,到时候和静婉的同济医院团队、北京301医院的张主任一起联合会诊。”
苏振邦的语气格外坚定,像在给女儿吃定心丸,
“张主任你还记得吗?去年你去北京检查,就是他给你看的,他手里也有好几例成功的病例。咱们不缺资源,一定能把病治好。”
林凡听到“301医院张主任”,立刻想起三天前苏静婉查房时提到的联合诊疗方案,连忙点头,语气里满是感激:
“谢谢您,伯父。之前小姑也跟我说了靶向药和免疫治疗的计划,我这两天特意买了个皮质封面的笔记本,把晚晴每天的用药时间都记下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翻开给苏振邦看——页面上用黑色水笔写得工工整整:
“早8点:靶向药1粒(饭后半小时);晚6点:免疫抑制剂1支(饭后半小时)”,
旁边还贴着黄色便利贴,写着
“上次吃靶向药后轻微恶心,下次可搭配温水送服”。“我保证绝对不会漏服,每天都会提前十分钟准备好药和水。”
“叫什么伯父,该叫爸了。”
苏定方在轮椅上开口,手里的乌木拐杖轻轻敲了敲地面,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又藏着长辈的慈爱。
“以后你和笑笑常来北京的四合大院,那也是你们的家。”
他看向苏振邦,语气里带着吩咐,
“振邦,回头让淑慧把西厢房收拾出来,给他们父女俩留着。”
秦淑慧立刻笑着应道:
“我早就安排好了。家里的王阿姨昨天已经把西厢房的被褥晒过了,用的是院里石榴树底下的竹编晒衣杆,晒了整整一下午,满是太阳的味道。”
她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包裹,打开是件浅棕色的小棉袄,“这是我在瑞蚨祥给笑笑买的,里面填的是新拆的羊绒,软和得很,袖口和领口都缝了松紧带,不会灌风。
我特意问了笑笑的身高,按110码买的,明年还能穿。”
这时,笑笑从苏晚晴怀里慢慢爬到床上,小短腿晃了晃,肉乎乎的小手攥着苏晚晴的病号服衣角,笨拙地帮她擦去脸颊的眼泪——
那眼泪里还带着之前激动的余温,此刻却染上了笑意,顺着脸颊滑下来,滴在笑笑的手背上,凉凉的。
“妈妈不哭,笑笑会听话,还会给你唱幼儿园教的歌!”
说着,笑笑奶声奶气地张开嘴,小脑袋还跟着节奏轻轻晃,调子偶尔跑了调,她自己却没察觉,反而唱得更认真: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唱到“我要进来”时,还特意举起小手,做了个“开门”的动作。
苏晚晴被女儿逗得破涕为笑,连忙把她搂进怀里,下巴轻轻抵着笑笑柔软的头发——那头发刚洗过,带着淡淡的草莓味洗发水香气。
眼泪却还是忍不住往下掉,滴在笑笑印着浅棕色小熊图案的衣领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妈妈没哭,是高兴。”她轻声说,声音还有些沙哑,却满是暖意。
阳光透过病房的玻璃窗洒进来,落在她们相拥的身上,像盖了层暖融融的羊绒毯子——
那是午后两点的阳光,不刺眼,却足够温暖,把苏晚晴苍白的脸颊映得多了几分血色。
秦淑慧刚放在床头柜上的百合花,花瓣舒展着,淡淡的花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比之前更温柔了些,悄悄漫满了整个病房。
林凡站在一旁,悄悄运转起体内的“透视”能力——
这是他偶然发现的特殊能力,此刻却成了他安心的来源。
他的视线缓缓掠过苏晚晴的身体,能清晰地看到她肺部病灶周围的炎症区域比三天前缩小了约1.2厘米,原本红肿的边缘变得平缓,靶向药已经开始起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