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苏家家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88章:苏家家宴(第1/2页)

一场承载家族认同与温情的接纳仪式

在京城世家圈层中,苏家的分量早已超越“显赫”二字——

从曾任职七大常委的苏定方,到现任北部战区副司令员、中将军衔的苏振邦,再到覆盖军政商医四大领域的后辈群体,

这个家族的每一代都以“守正传家”为核心,在各自领域留下扎实印记。

苏定方任内主导过三次重大民生政策修订,惠及千万基层群众;苏振邦曾牵头完成边境联合防御演习,推动区域军事协作机制落地。

而苏瑾瑜计划筹办的这场家宴,绝非普通亲友聚餐,而是一场为林凡与笑笑量身打造的“核心圈准入仪式”:

它要让这对从南方小城远道而来的亲人,不仅获得苏家成员的身份认可,更能深度融入家族的情感联结与资源网络,真正成为“苏家根系”的一部分。

这种以家宴为载体的接纳方式,在注重根系与归属的大家族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

回溯中国世家文化史,明清时期江南望族的“认亲宴”便有类似传统——

需在家族祠堂举办,由族长主持,族人全员到场,通过“敬祖酒”“述家史”等流程完成新成员的身份绑定。

苏家虽不恪守古礼,却延续了这种“以仪式托温情”的内核。

苏瑾瑜的提议刚在家族小群里发出,秦淑慧便立刻接话,手机屏幕映着她眼底藏不住的期待。

这位从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职岗位退休的老人,平日里最疼惜晚辈,尤其记挂外孙女苏晚晴的孩子笑笑——

上次视频时,笑笑奶声奶气说“姥姥做的鱼比幼儿园阿姨的香”,这句话她翻来覆去跟家里保姆念叨了半个月。

“早该如此!”

秦淑慧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走到客厅角落的固定电话旁——

她不习惯用智能手机拨工作电话,总说“按键声听得清楚,跟厨房沟通不跑偏”。

电话接通后,她的语气瞬间多了几分细致:

“张师傅,这次菜单可得上点心,晚晴的孩子笑笑要来,才四岁多,脾胃嫩得很。

她爱吃清淡的,就做南海野生清蒸石斑鱼,我让人早上从海鲜市场的特供渠道订,保证新鲜,刺少还滋补;

儿童餐具别用之前那套陶瓷的,她现在正是爱摔东西的年纪,换成竹制的,我记得储藏室里有套浙江非遗竹编工艺的,你找出来消毒;

对了,你跟晚晴通个电话,问问笑笑有没有忌口的蔬菜,上次视频我好像听见她不爱吃青椒,别放。

还有,准备点小米粥,熬得稠点,孩子万一吃不惯硬菜,能垫垫肚子。”

挂了电话,她又转身去储物间翻找儿童围嘴,嘴里还念叨着“得找个带小熊图案的,孩子喜欢”。

安顿好厨房的事,苏瑾瑜转身走向苏老太爷的书房。

这座四合院的书房是苏家的“精神中枢”,屋顶的梁木是当年苏定方搬进来时特意从皖南老宅运来的金丝楠木,历经四十余年仍散发着淡淡的木质香气。

此时的苏定方正坐在梨花木书桌后,手里握着那把用了二十三年的紫砂壶——

壶身是宜兴原矿紫泥,刻着的“守正”二字出自书法大家启功之手,是他2002年卸任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老同事亲自赠送的,

壶底还刻着两人的名字缩写,见证着一段跨越decades的挚友情谊。

老人面前摊开一本泛黄的牛皮纸相册,扉页贴着苏晚晴三岁时的照片:

小姑娘扎着两个羊角辫,手里举着一串裹着糖霜的糖葫芦,站在四合院的石榴树下,旁边是刚晋升为某集团军参谋长的苏振邦,穿着笔挺的军装,正弯腰给女儿整理衣领。

听到苏瑾瑜“筹办家宴接纳林凡父女”的来意,苏定方翻相册的指尖顿了顿,指腹轻轻摩挲着照片里的石榴树——

那棵树现在还在院子里,每年夏天都结满红灯笼似的果子。他目光在照片上停留了足足五秒,才缓缓抬起头,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只吐出两个字:“妥当。”

这两个字,分量远超千言万语。

熟悉苏定方的人都知道,这位历经三届领导班子、见证过无数重大决策的前最高领导层常委,向来不轻易表态。

当年苏振邦申请去边境军区任职,他思考了三天才点头;苏瑾华竞选华北军区副司令时,他也只说了句“守住底线”。

但凡他开口说“妥当”,便是经过通盘考量的最终决定。

对他而言,这场家宴不仅是接纳林凡与笑笑,更是对苏晚晴“在外漂泊多年”的情感补偿,是苏家“重视亲情、不分远近”家风的延续。

苏瑾瑜心里清楚,有了老爷子这句话,这场家宴才算真正有了“定海神针”,也让他后续协调长辈行程时更有底气。

得了准信,苏瑾瑜立刻开始统筹筹备。他握着最新款的摩托罗拉手机站在四合院的露台,机身是18K玫瑰金材质,背面刻着苏家的族徽——

一朵融合了松枝与牡丹的图案。

晚风里飘着花圃中晚香玉的清甜香气,这是秦淑慧去年特意让人从云南引种的,说“家里有孩子,得闻点干净的香味,比香水健康”。

此刻的苏瑾瑜,没了半分在商界谈判时的冷静锐利——上周他还在上海陆家嘴与外资投行博弈,用三小时敲定数十亿的合作项目——

如今倒像个急于分享宝贝的孩子,手指在通讯录里快速滑动,挨个给长辈们打电话。

第一个打给的是华北军区副司令苏瑾华。

电话接通时,背景里隐约传来“各部队注意,按预定方案推进”的演习指令,苏瑾华正在冀北草原组织“利剑-2024”跨区域联合演习,这场演习涉及陆军、空军两个军种,

共8000余名官兵、200余台装备,光是协调参演部队的调度、后勤保障,他就已经连轴转了三天,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苏瑾瑜不等大哥开口,语气里满是“不容拒绝”的热情:

“大哥,你这次说什么都得回!笑笑那小丫头一笑俩酒窝,跟晚晴小时候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上次还拽着手问‘大舅什么时候能陪我玩打仗游戏’,还说要当你的‘小通讯员’。

演**结你让李副司令先顶一下,他跟着你十五年了,从连长到副司令一路跟过来,上次你去北京开会,就是他把演习收尾工作做得妥妥当当;

家里厨房还留了你爱吃的酱肘子,张师傅特意按你喜欢的咸香口做的,用的是河北散养黑猪肉,炖了四个小时,凉了就没那股子香劲了。”

电话那头的苏瑾华笑了笑,听着小弟的“软磨硬泡”,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

他向来疼孩子,当即应下:“行,我让秘书订下午两点的军用专机,保证赶得上晚上七点的开席。”

接着打给燕京市委书记苏瑾国。彼时苏瑾国正在市政府第一会议室主持“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规划专题会”,桌上的议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从交通枢纽建设到产业园区招商,再到民生配套落地,每一项都关系着百万市民的生活。

他面前的保温杯里泡着的菊花茶已经凉了,却连喝一口的时间都没有。

苏瑾瑜特意算着会议间隙——他从苏瑾国的秘书那里得知,下午三点有十分钟的茶歇——才打过去,语气里带着点“小机灵”:

“二哥,晚宴就定在老爷子这儿,你跟二嫂可别迟到。笑笑前几天还跟我说,‘二舅舅可以讲大老虎故事吗?’,就是我跟她讲的‘小松鼠团结起来赶跑偷粮食的老虎’,她还等着听新的呢

我跟她保证了,这次是‘小兔子保护森林’的故事,绝对不是你工作上的事,你放心。

会议要是调不开,就跟办公室说把下午的‘产业招商对接会’提前到上午,反正那些企业家都是咱们北京的常客,提前半天大家都能理解。

家庭团圆才是大事,工作哪有忙完的时候,你总说‘家风是根’,可不能让孩子等急了。”

苏瑾国揉了揉眉心,想起上次视频时笑笑奶声奶气喊“二舅舅”的模样,心里一软——

他平时忙得连陪自己儿女的时间都少,更别说外孙女了。立刻让秘书调整行程:“你跟办公室说,把下午的会议压缩到上午,四点前结束,我六点前肯定到老宅。”

第三个电话打给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苏振英。

她刚结束一场“各****中央调研成果座谈会”,送走了民革、民盟、民进等六个****的代表,正坐在办公室里整理会议纪要——

这些纪要将作为后续政策制定的参考,容不得半点马虎。苏瑾瑜知道统战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协调各党派关系,推动参政议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