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八、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静静地听完了昌院士的说明,然后走到通讯设备前面。

“中枢,参谋长,各位同志。”他开门见山,“我知道大家的担忧,也明白我的职责。”

“但是,请允许我陈述我的理由。”

“第一,关于我的不可替代性。”

“是的,我是经历了前一次与虫族的战争,拥有与它们长期作战的经验。”

“但是,那是过去。”

“现在的虫族无论是作战方式还是规模,都与我那个时候天差地别,我的经验现在不说完全不能适用,至少也要打个折扣。”

“现在,有九章归纳,有周髀一号推算,有成千上万的战士在负责作战,他们已经掌握了所有作战数据,我的直接指挥作用正在下降。”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屏幕另一端每一位战友凝重的面孔。

“第二,关于风险。”

“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台设备的未知与危险,但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处境。”

““问乡”计划是我们打破僵局的希望,但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能否借此破坏掉那种特殊力场,以及能否真的对那个主宰造成有效打击。”

“万一......我说万一,“问乡”受挫,或者那个主宰展现出的力量远超预估呢?”

“由于无法确认这里的位置,再加上周围根本找不到适宜的星球和技术原因,原来的“望乡”计划被无限制搁置。”

“如今遗迹的研究又陷入了困境,导致彻底打开通道连通蓝星的做法暂时无法执行。”

“如果“问乡”计划没有达成目标,四号大陆的特殊力场无法破坏。”

“可以预见的就是,这里的环境会越来越恶劣,干旱会成为一个持久存在的问题。”

“更不用说我们的敌人还有什么底牌,我们一无所知,如果它们发挥出远超我们现在承受能力的力量怎么办?”

“难道我们又要像上一次那样,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然后再通过通道将孩子们送回去?”

“绝不!”

“我们需要后备计划,需要更多的底牌。”

“而这台设备,这个可能与蓝星相连的遗迹,就是我们手中最大,也可能是最后的一张未知牌。”

李云枢的语气加重,带着一种决绝。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人比我更适合这个任务。”

“我是特殊的“穿越者”,我的存在本身或许就是与这台设备沟通的密码。”

“所有的人类中,我可能是与那台设备产生过最多纠缠的个体。”

“如果真的和昌院士他们的猜想一样,我是最有可能的。”

“在如今这个特殊的关头,它就是一种希望,是可能打开局面的契机!”

“丁参谋长,您常说要敢于亮剑,现在,这把剑可能就藏在这台设备里,而我是唯一可能把它拔出来的人。”

“中枢,东国可以没有李云枢,但不能失去任何一个可能赢得战争、确保文明延续的机会!”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

丁参谋长紧抿着嘴唇,眼神复杂地看着一旁李云枢坚定的面容。

中枢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显然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李云枢最后说道:“我自愿参加这次测试,愿意承担一切后果,这不是冲动,而是基于当前战略局势做出的理性判断,我们需要突破,请批准我的请求!”

在中枢被李云枢的决心打动,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李云枢第一时间就来到了归墟基地。

现在是异族发动攻击的空窗期,正是最好的时机。

再一次见到遗迹三层的设备,虽说周围的一切都不太一样了,李云枢还是生出了些许的熟悉感。

他此时穿着一套特制的“愚公”轻量化外骨骼,这套外骨骼的四肢关键部位采用了开放式设计,裸露出手腕、脚踝等部位的皮肤,以确保他能与感应设备进行最直接的物理接触。

头上戴着一个布满传感器节点的银色头盔,面罩是透明的,后方连接着数十根粗细不一的光纤和数据线,实时将他的脑波、生命体征、甚至微表情变化传输到四周的分析终端上。

以球形设备为中心,半径五十米的范围内,布满了各种监测设备。

高精度的磁场探测器、引力波干涉仪、量子态记录仪、乃至专门为捕捉“不可视能量回路”而开发的相位扫描阵列,全部处于运行状态。

头顶上、墙壁上、甚至地板上临时架设的平台上,超过三百个高清高速各种光谱的摄像头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死死锁定着李云枢和那台设备,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变化。

在地面上,原本不可视的能量回路被专门标记出来,是此次测试的重点关注对象。

昌院士站在主控台前,透过厚厚的防护玻璃,看着场内准备就绪的李云枢。

他的声音通过场内广播响起,带着一丝颤抖:“李总指挥,准备好了吗?”

李云枢点了点头,面罩下的目光沉静而坚定:“开始吧,昌老。”

“第一阶段,基础物理接触测试。”昌院士下令,“按照预定顺序,依次接触标记点A1至A7。”

李云枢抬起未受外骨骼覆盖的右手,精准地按在了地面上第一个荧光标记点,冰凉的触感传来,与他记忆中别无二致。

他维持着接触姿势,感受着......什么都没有。

没有能量流动的悸动,没有信息涌入的冲击,甚至连一丝温度变化都没有。

周围的监测设备屏幕上,各项数据曲线平稳至极。

磁场无异常,引力波无扰动,量子态无坍缩,相位扫描仪上,那些被标记出的能量回路也没有任何的变化。

“A1点,无反应。”记录员的声音响起。

“继续,A2点。”

李云枢移动到下一个点,再次按下,结果依旧。

A3,A4,A5一直到A7,七个预设的基础接触点,全部没有任何反应,就仿佛他触摸的只是普通的地板。

“第一阶段结束,无任何可观测现象。”昌院士的声音低沉了下去,但他很快调整情绪。

“启动第二阶段,头盔感应耦合测试。”

“云枢,集中精神,尝试在脑海中回忆你穿越前最后的感觉,看看能不能与它建立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