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修理X光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昊哥,”赵顺放下筷子,认真地问道,“这次红旗村的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咱们村是富了,可周围的村子还穷着。这种不平衡,迟早还会出问题。光靠防,是防不住的。”

张国强也点头附和:“是啊,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咱们总不能把西尧村建成一个孤岛吧?”

郑昊赞许地看了他们一眼。这几个知青,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思想深度和看问题的角度,都已经远超常人。

“你们说的对。这也是我今天请大家来,想讨论的第二个问题。”郑昊说道。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在桌上摊开。那是一张手绘的简易地图,上面画着西尧村和周围几个村庄的地形。

“大家看,”他指着地图,“我们西尧村的优势,是技术和管理。但我们的劣势,是土地和人手有限。而像红旗村、李家庄这些村子,他们有的是地,有的是劳动力,但他们缺的是技术,是门路。”

刘明华立刻明白了什么:“郑昊,你的意思是……?”

“合作。”郑昊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堵不如疏。与其让他们嫉妒,不如给他们一个跟着我们一起富起来的机会。”

“我想成立一个农技推广站。”

“由我们西尧村出技术、出种苗、出管理方案。周边的村子,可以以土地、劳动力的形式入股。我们统一规划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把蛋糕做大,大家都有的吃,他们自然就不会想着来抢我们碗里的那一点了。”

这个想法一提出,整个房间都安静了。

赵顺、张国强和王稼祥,都震惊地看着郑昊。

他们想的是如何消除威胁,而郑昊想的,是如何将威胁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如何构建一个更大的利益共同体。

这已经不是一个村子的发展蓝图了,这是一个区域性的农业产业化构想!其格局之大,眼光之远,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的局限。

“这能行吗?”赵顺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不就是农业联合体吗?”

“太超前了!”王稼祥喃喃道,他感觉自己的脑子都有些不够用了。

郑昊微微一笑:“事在人为。只要我们能让第一批合作的村子,在短期内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不怕没人跟进。”

一场小小的聚会,却孕育出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地区未来的宏伟计划。

郑昊看着窗外,天色渐晚。

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但现在,他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了坚实的村民基础,有了上层的政策支持,还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

大年初六,清晨。

西尧村的喧嚣和热闹,随着年假的结束,逐渐沉淀下来,转化成一种对新一年更深沉的期盼。

郑昊起了个大早。

他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蓝色工装,将李伟业和王师傅寄来的那些宝贝元器件,用好几层软布仔细包好,放进一个军绿色的帆布挎包里。

“昊儿,吃饭了!”李秀花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从厨房里走出来。

自从上次体检后,郑昊就坚持让母亲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加上心情舒畅,营养跟上,李秀花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脸颊红润了,走路也有劲了,那几声偶尔的咳嗽,也几乎听不见了。

“妈,今天做的面真香。”郑昊笑着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李秀花坐在他对面,慈爱地看着儿子,嘴里念叨着:“慢点吃,别噎着。到了县城,可要好好照顾自己。别不舍得花钱,该吃吃,该喝喝。”

“知道了,妈。”郑昊嘴里塞满了面条,含糊地应着。

他看着母亲,心中充满了力量。修复X光机,不仅仅是为了全县的老百姓,更是为了眼前这位他最挚爱的亲人。他必须尽快确诊母亲的病情,让她得到最好的治疗。这是他作为儿子的使命,也是他重活一世,最不能失败的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