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重大会议(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就是那个搞出芯片的年轻人?”
“太年轻了吧?看着跟个学生似的。”
“听说就是他,在评估会上把王成栋顶得下不来台。”
议论声很小,但郑昊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复杂的情绪——有好奇,有赞许,但更多的,是怀疑。
在这些为国家立下赫过功勋的泰斗面前,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真的有资格在这里“论剑”吗?
会议由一位肩扛中将军衔的科工委副主任主持。简单的开场白后,他直接看向郑昊。
“下面,有请‘长城一号’项目总设计师,郑昊同志,就‘微型化控制系统在未来国防装备中的应用前景’,做技术报告。大家欢迎。”
掌声稀稀拉拉,更多的人是抱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郑昊走上讲台,没有带任何讲稿。他先是向台下的众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各位首长,各位前辈,大家好。我叫郑昊。”
他平静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全场。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不是我们已经做出了什么,而是基于我们已经掌握的微电子技术,我们未来,能够做什么。”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站在原地念稿子,而是走到了讲台旁的一块大黑板前,拿起了粉笔。
“我想从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问题开始——制导。”
“目前,我们主流的惯性制导系统,无论是导弹还是潜艇,都依赖于高精度的机械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为了追求精度,我们把陀螺仪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精密,越来越昂贵。这是一个力量型的选手,靠着自身的强大,来对抗误差。”
他画了一个简单的陀螺仪结构图。
“但是,这条路,我们已经快要走到头了。机械的精度总有极限,而且它体积大、功耗高、抗过载能力差、启动时间长。这些,都是它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
台下,几位负责导弹和航空的专家,不自觉地点了点头。郑昊说的,全都是他们在一线工作中,最头疼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另一条路?”郑昊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如果我们不追求单个元器件的完美,而是用一种‘更聪明’的方法,把几个‘不那么完美’的元器件组合起来,让它们取长补短,最终得到一个比‘力量型’选手更强的结果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基于微处理器和现代滤波算法的智慧型制导。”
他擦掉黑板上的图,开始画一个新的框图。
“想象一下,我们不再使用昂贵笨重的平台式陀螺仪,而是用三个最简单的、成本极低的速率陀螺仪,和三个加速度计,直接固定在弹体上。这就是‘捷联惯导’。”
“我知道,这样做,每一个传感器的误差都会很大。但是,我们有了一样新武器——微处理器,也就是芯片。”
“我们可以把所有传感器的原始数据,全部输入到这颗小小的芯片里。然后,在芯片里,运行一种特殊的算法——卡尔曼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