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 真的不想让你长大(下)(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哈尔滨影集

a.中央大街与马迭尔宾馆:2013年和太太女儿再次回故乡过年。正月十六坐火车返回蓝城路过哈尔滨时正值傍晚,因为女儿即兴一句想看冰灯,我们临时决定在省城下车并住进中央大街上最标志性的“马迭尔宾馆”。当晚从正门走出时只见灯光旖旎、人头攒动,冷风中去打卡了现已全国连锁发展的网红“马迭尔冰棍”。

接着到对面历史最悠久最正宗的俄式华梅西餐厅,点了招牌的“大马哈鱼子酱”和“罐闷牛肉”,饭后又到外卖窗口排队买了大列巴,带回蓝城后岳母大人很喜欢吃,因为旅顺也有着两段俄/苏盘距的历史,老一辈都被动/主动地深受影响……

b.索菲亚大教堂的雪与鸽子:此次还专门到久负盛名的“索菲亚大教堂“并喂雪地上的鸽子。但在之后我们一家人一起或分别去了更加嵯峨辉煌的北美和西欧的教堂比较后才发现这个教堂实在是太稀松平常尤其当不起那个“大”字!

香格里拉及丽江影集:

a.高原反应:2003年夏我和诗友历铭应第三代著名的“撒娇”派诗人默默之邀,我带着暑假的女儿一同前往他在香拉里拉开办的“撒娇诗院”(中外诗人和艺术家们心目中朝圣的圣地)。未想到满怀期待的女儿竟因缺氧昏昏欲睡一天一夜,遗憾不能出去游玩。而我完全正常所以只能狠心地把她一个人留在民宿。至今说起她仍有怨言。对于她高原反应一事后来听太太说像她,但除了遗传她妈妈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生长于海滨城市低气压地区所以对高海拔会格外敏感和不耐受……

a.一路莺歌燕舞:一看女儿的状态我们呆了两天就赶紧包车赶往丽江,临近时她己缓过来,开始叽叽喳喳、欢呼雀跃了!一扫香格里拉的沉郁和难受??不知她是否从此对香格里拉这个词组都过敏哈包括香格里拉酒店及传说……

b.束河古镇:因为之前我来过丽江知道已高度商业化和同质化,所以我们此行就预订了刚开放不久的束河古镇,相对古朴和安静多了。女儿玩得很开心,除了吃喝玩乐外,还卖了一些小饰品做为纪念和礼物。此次我们还意外碰到几位“壹玖.捌玖”后对世事彻底绝望遁居于此的青年学子,聊得很深……其实我当年投身商界、历铭东渡扶桑也与他们可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黄山及宏村影集:

a.距光明顶一步之遥:2008年暑假,我应亚太学员企业老字号餐饮品牌“同庆楼”老板沈基水之邀带女儿去黄山和宏村游玩。住在黄山脚下一军队宾馆。虽然头天晚上喝了一顿大酒,但第二天早5点还是如约起来步行爬山,大概4个多小时抵达光明顶前夕,前面排队的已是人山人海寸步难行。我们一行也是大汗淋漓,疲惫不堪,也借此就地休息。待人流开始再次移动时,女儿说啥也不走说实在走不动了。任我和沈总百般劝说。最后我们只好入住山上的宾馆休息。沈总还意犹未尽地叨叨:如果是我儿子我一定要让他登上山顶!被女儿狠狠地白了一眼!我则打哈哈:女儿是要宠养和的,你不懂哈……

b.青台白墙古巷中的美少女:此次在同为诗人和地产同仁黄怒波(笔名骆英)运营的宏村,实乃徽派建筑的经典和代表。记得女儿那时穿了一件她最喜欢的粉色上衣和蓝色牛仔七分裤,梳着一头浓长的披肩发,跳跃奔跑于青台白墙古巷中,犹如一条快乐美丽的精灵,永远定格于我的脑海和胶片中……

漂洋过海,孤身一人去多大上学:

2012年女儿如愿考上多伦多大学新媒体专业。我和太太没有像绝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去送她,从小到大、习惯独立的她一个人踏上了跨越太平洋的漫长旅程(13-14个小时),像一只雏鹰远走高飞!

而且她在多伦多学习和工作的6年间搬了无数次家都是自己搞掂。其间我只在2014年圣诞-元旦期间和2017年夏她大学毕业典礼去看过她。倒是她妈妈曾单独去呆过两个季度陪她。好在她在大学时代相识结交了社团和本专业两组同窗姐妹,冲减了她做为独生子女一代和异国漂泊者的缺失……

2013.10.23.来自lCSC(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美国总部的两位资深副总裁马文先生和埃瑞克先生及中国代表处许有为先生在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APCREA的办公室与学院和CCREC秘书处的全体同事进行深入、详尽和友好的论证、沟通和交流……

会后还考察了学院即将乔迁的新office和学院教学培训基地雅高华腾美居酒店。考察完,学院在北京四合院餐厅羲和雅居举行了正式的庆祝和答谢酒会。我也特邀在多伦多大学上大一回国寒假的女儿参加了,既给我做私人翻译,也让她增加社会实习的机会和历练。

2018.1.23.女儿今天生日,?命年,小狗狗已长大成人、大学毕业,成了多伦多的小白领,为父特此喜贺[蛋糕]?

女儿从小到大的饮食习惯:由于宠爱和任性从不喝水只喝饮料而且一定要冰镇或加冰,特别是出国留学和生活之后就更甚,谁劝也没用。反倒是新冠疫情归国回家期间,可能是因为年龄大了也可能更重视健康了才开始喝矿泉水和温水。但同时又成为奶茶控,几乎每天必点甚至同时点几种口味,美其名曰在国外喝不到喝不全。

女儿还有两个顽固的戒口就是一直不吃?菜特别是胡萝卜?……

新冠期间张爱玲式逃离上海的传奇??

新冠疫情最紧张的那段时间,女儿因为在上海工作被封,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公寓内和去陪她的太太。那段时间我们一家三口被远隔于上海和大连在之间成为另一种双城记。每天的心都是悬着的,靠微信和视频来保持联系沟通和互相支持安慰,并介绍和倾诉对方城市的疫情的演变情况和日常生活包括多长时间会去做检测?怎样购物?吃饭起居问题等等,同时都密切关注着国内国际的新闻,期盼和祈祷的疫情早日结束,全家人重逢过上正常的生活。这个特殊阶段真有点让人体会到战争年代的感觉令人永远铭记……

期间女儿赶上了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他必须回到加拿大办理枫叶卡手续蹲移民监,经过全家商量,太太和我一致同意她从上海争取回到多伦多。

此时的疫情管控已经开始有一点松动,但是封城还是没有结束,经过与当时的“一线部门”居委会沟通,并查询机票以及到机场的交通方式当然还包括打疫苗等等。最后的结果和结论是:

第一,所居住的小区可以允许女儿出行,但是必须要签协议,而且一旦离开小区就不能再回到小区,这样就可能会冒着一种风险,如果到了机场、航班没有准时起飞或被取消,那就可能成为当时上海出现的很多无家可归者或流浪者,被迫滞留于机场、火车站,甚至还有人住在公共电话亭;

第二就是回到加拿大或从中国出行必须要检测和打疫苗,但是小区的疫苗是定时分时打的,如果临时要走,就只能在网上找那种高价的特殊机构。最后经过寻找协调需要花2000块钱,他们可以在午夜来小区通过大门的铁栅栏给女儿服务;

第三就是赴机场的公共交通包括出租车已经全部停摆,唯一的可能就是通过网上和朋友介绍找有通行证的车辆送到机场。女儿通过大学同学找到了,也需要1800块钱。虽然这次所谓的出走代价是昂贵的,而且风险也是不可控的,但我们全家的意见是高度一致的。

于是女儿就开始采取了紧张的一系列行动像一个战士一样!最后终于从浦东机场飞跃宽阔的太平洋幸运地返回多伦多,说起这段惊险传奇的经历,我和太太都说很像当年张爱玲逃离上海去香港并转到美国的那段经历……

听女儿报告安全着陆多伦多机场,我和太太发出不约而同的欢呼!我还即兴为勇敢骄傲的女儿写了一首现代诗和一首古诗女儿:

《海的女儿》(外一首)

出生海滨

听浪涛长大

鸥的化身

海的女儿

蓝色的精灵

与美人鱼为伍

注定飘洋过海

远离谎言与黑暗的大陆

𝓲 ℬ ⓠ ⓖ. v 𝓲 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