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中条铁壁(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十二日,战役进入最残酷的阶段。日军一部采用“铁壁合围”战术,企图将我军某部主力包围于中条山腹地。消息传来,指挥部气氛顿时凝重。若这部主力被歼,整个防线将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

深夜,指挥所里烟雾缭绕。谢文渊双眼布满血丝,紧紧盯着地图,脑海中飞速运转。敌人的包围圈正在收缩,强行突围必然损失惨重。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包围圈外侧一条看似不起眼的、标注着“险峻难行”的山谷上。

“这里,”他的指尖重重地点在山谷的位置,“命令被围部队,派出侦察兵,连夜探明这条山谷的通行情况。同时,电令在外围活动的王旅,不惜一切代价,向这个方向发起佯攻,吸引敌军注意!”

“参谋长,这条山谷地图上标注是绝路啊!”有参谋提出质疑。

“地图是死的,人是活的!”谢文渊语气斩钉截铁,“越是敌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往往越存在一线生机。立即执行命令!”

命令下达后,便是焦灼的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前方的枪炮声愈发激烈。谢文渊站在观察孔前,一动不动,仿佛一尊石雕。只有紧握的双拳,透露出他内心的波澜。他不由得想起了十岁那年,跟随母亲在辛亥年的战火中逃离荆州,在长江边的芦苇荡里躲避清军追捕的情景。那时,母亲用银簪换来的半块发霉米糕,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那种在绝境中求生的本能,与此刻是何其相似!民族的苦难,个人的命运,又一次在这历史的关口紧密交织。

“报告!”通讯兵几乎是冲进来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被围部队电报!侦察小队确认,那条山谷有一处隐秘隘口可以通行!部队正在组织突围!”

指挥所里瞬间爆发出低沉的欢呼声。

谢文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稍稍松弛下来。但他知道,战斗还远未结束。他立刻转身,下达新的指令:“命令王旅,佯攻转为实攻,死死咬住当面的敌人!命令所有能够得着的部队,向合围之敌侧后发动袭击,全力接应突围部队!”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营救。在谢文渊精准的调度和各部队的奋勇作战下,被围主力部队大部分终于从那条绝境中的生路成功跳出敌人的合围圈,并与接应部队胜利会师。日军的“铁壁合围”计划,宣告破产。

战役的主动权,逐渐向中国军队一方倾斜。日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和后勤困扰后,攻势渐疲。五月下旬,我军开始转入局部反击。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谢文渊带着警卫员,踏着尚未散尽的硝烟,巡视刚刚收复的一处高地。脚下是焦黑的泥土,散落着弹壳和破碎的军械。夜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也吹散了连日激战带来的疲惫。

他站在山巅,极目远眺。西南方向,是延安的所在,那里有他牵挂的婉茹,有指引方向的灯塔。东方,是无垠的黑暗,那是尚未光复的、饱受蹂躏的故土。而脚下这片被鲜血浸透的中条山,如同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快了,”他低声自语,仿佛是对自己,也是对远方的亲人,对多难的祖国诉说,“法西斯已是穷途末路,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他的手中,不自觉地握紧了胸前口袋里那本硬皮小书的一角。《工铲当宣言》的封皮,在清冷的月光下,似乎也散发着一层微光。这星光,虽隐秘,却足以照亮前行的路,穿透这漫漫长夜,指向必将到来的黎明。中条山的烽火,是绝望中的淬炼,更是胜利前的磨砺,铸就着即将迎来曙光的——中条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