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中条铁壁(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一章:中条铁壁(下)(第2/2页)
低沉的誓言在阵地上回荡,虽然声音不大,却凝聚着一股钢铁般的意志。
谢文渊继续沿着阵地巡视。他检查武器弹药的储备情况,询问战士们吃饭饮水是否保障,倾听他们讲述战斗中的细节。在一处隐蔽的观察哨,他遇到了正在用望远镜监视山下敌军动向的老兵排长老周。老周是江西红军时期的老兵,走过长征,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不下十处。
“老周,情况怎么样?”谢文渊接过老周递过来的望远镜,向山下望去。薄雾笼罩着山谷,隐约可见远处日军营地闪烁的几点灯火,像鬼火般飘忽不定。
“消停多了,”老周啐了一口嘴里的草根,“昨晚上闹腾得凶,被我们摸了几次营,炸了他们一个物资囤积点,估计这会儿正肉疼呢。看那灯火,像是在收缩防御,可能想溜。”
谢文渊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嗯,是有撤退的迹象。但不能大意,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搞突然袭击。告诉同志们,眼睛都放亮些,越是到最后,越要警惕。”
“放心吧,参谋长,咱老周打过的仗,比这小子吃的盐都多。”老周咧嘴笑了笑,露出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这帮小鬼子,黔驴技穷喽。”
离开观察哨,天色已经蒙蒙亮。东方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一层淡淡的金红色开始浸染云层。谢文渊站在一处高地上,俯瞰着脚下渐渐清晰起来的山川大地。连绵的群山如同巨大的屏风,守护着身后的黄河与广袤的国土。山间蒸腾起的晨雾,与尚未散尽的硝烟混合,形成一种奇特的、既苍凉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他的心中感慨万千。从中条山战役爆发至今,已近一月。这一个月里,他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共同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他亲眼看到年轻的战士喊着杀敌的口号倒在冲锋的路上,看到负伤的员拖着断腿爬行传递命令,看到根据地的百姓冒着枪林弹雨为部队送粮送水、抬运伤员……这一切,都让他更深切地理解了“人民战争”这四个字的千钧重量,也让他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更加坚定。
他想起了远在延安的婉茹。此刻,她应该也在晨曦中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了吧?那本烫金的《工铲当宣言》,是否也正在她的手中,被更多追求光明的青年阅读?他们虽然相隔千里,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但目标是一致的——为了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这份共同的信念,是他们爱情最坚实的基石,也是支撑他度过无数艰难时刻的精神力量。
“参谋长,军区急电!”警卫员小张气喘吁吁地跑上来,递过一份电文。
谢文渊收敛思绪,接过电文迅速浏览。电文是司令员签发的,通报了友邻部队的战况以及上级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对太岳军区的下一步指示。电文最后提到,鉴于中条山防线已基本稳定,日军此次大规模扫荡已被彻底粉碎,其战略企图宣告失败,太岳军区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休整补充,总结战斗经验,同时派出小股部队,不断袭扰撤退之敌,扩大战果。
“终于……顶住了。”谢文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将电文紧紧攥在手中。他抬头望向东方,那里,一轮红日正挣脱地平线的束缚,喷薄而出,万道金光瞬间洒满群山,也照亮了他坚毅而略带沧桑的面庞。
阳光驱散了晨雾和硝烟,将中条山的轮廓勾勒得格外分明。那巍峨的山体,历经战火洗礼,依然岿然不动,宛如一道真正的、不可逾越的铁壁。而这铁壁,是由无数像赵连长、像老周、像那个年轻受伤的战士一样的中华儿女,用他们的忠诚、勇敢和牺牲铸就的。
“小张。”
“到!”
“通知各部队主官,上午九时,到指挥部开会,总结此次反扫荡作战经验,部署下一步休整和袭扰任务。”
“是!”
谢文渊最后看了一眼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的中条山,转身大步向指挥部走去。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他知道,战争的最终胜利尚未到来,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但经此一役,他更加坚信,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无法征服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民和他们的意志。
中条山,这座用血肉铸就的铁壁,将在中华民族的抗戰史册上,留下永不磨灭的辉煌一页。而他和他的同志们,将继续在这条充满荆棘却也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到看见那最终的、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胜利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