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胜利前夜(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零四章:胜利前夜(第1/2页)

一九四五年八月的太岳山,被一种奇异的躁动与寂静共同笼罩。躁动的是人心——关于国际局势的风声、关于日军在各个战场节节败退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像暗流一样在根据地军民间传递;寂静的,则是许久未曾听到大规模枪炮声的山野,连惯常的冷枪冷炮都稀疏了不少。

谢文渊站在分区指挥部所在的窑洞外,手里捏着一份刚刚由交通员冒死送来的、字迹略显模糊的密电。电文内容简短,却如同惊雷在他心中炸响:苏联对日宣战,百万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山风拂过他略显清瘦却更显刚毅的面庞,带来远处山谷里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他抬头望向东北方向,目光仿佛要穿透层峦叠嶂,看到那片正在发生巨变的黑土地。多年的军事生涯和政治敏感性告诉他,局势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急转直下,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或许就在眼前。

“要变天了。”他低声自语,攥紧了手中的电文。

接下来的几天,各种真伪难辨的消息更是纷至沓来。有传言说日本天皇已经准备投降,也有消息称日军在华部队仍在负隅顽抗,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分区内部,干部和战士们也议论纷纷,兴奋、期待、怀疑、乃至一丝大战将息的茫然,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谢文渊保持了极大的冷静。他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形势,统一思想,部署工作。他在会上强调:“无论日军最终是否立即投降,我们都不能有丝毫松懈!越是胜利在望,越要警惕敌人的垂死反扑和新的阴谋!各部队必须加强战备,提高警惕,严防日伪军狗急跳墙,袭击我根据地和群众。同时,要加强对边缘区和敌占区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受降和接收任务。”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像定海神针,稳住了分区上下的情绪。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各部队进入临战状态,侦察员被大量派出,严密监视周边日伪军据点动向。武工队和政治工作队则更加活跃,将苏联出兵、日本可能投降的消息广泛传播,动摇敌伪军心,鼓舞群众士气。

八月十五日,一个看似平常的黄昏。谢文渊正在与几位参谋研究下一步对某个孤立伪军据点的围困方案,窑洞外突然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异乎寻常的喧哗声,其中夹杂着欢呼、呐喊,甚至还有零星的枪声(对空鸣放)。

“怎么回事?”谢文渊眉头一皱,快步走到门口。

只见通讯员小王连滚带爬地冲进院子,脸上因为极度激动而涨得通红,手里挥舞着一张抄报纸,声音嘶哑地几乎破音:“参…参谋长!消息!广播!延安广播!日本…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了!鬼子投降了!我们胜利了!!”

刹那间,整个指挥部院子仿佛凝固了一秒,随即,巨大的声浪猛地爆发出来!

“胜利了!”

“抗战胜利了!”

“小鬼子投降了!”

干部们、战士们从各自的窑洞、岗位上涌出来,相互拥抱,跳跃,很多人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流淌。有人把帽子抛向天空,有人激动地对着山谷呐喊。压抑了八年的苦难、牺牲和仇恨,在这一刻,化作了无法抑制的狂喜和宣泄。

谢文渊站在原地,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他接过那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抄报纸,上面的字迹在他眼前有些模糊:“……日本政府已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极度欣慰、沉重释然以及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胸膛。他感到喉咙发紧,眼眶发热。八年了……从卢沟桥的炮声到平型关的捷报,从武汉会战的烽烟到中条山的血战,从太岳山区的艰苦转战到无数个枕戈待旦的日夜……多少战友血洒疆场,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多少山河破碎……这一切,终于,在今天,看到了尽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