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不是,这也太冒昧了吧?(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于南楚皇室的储君争夺传闻,董洪新倒也听过一些,没想到现在能够亲眼见证,只能感慨。
这时,朱彦锡再次开口:“董大人,关于商讨和亲事宜,倒也不急。使团不远万里从大梁京都来到昌隆,舟车劳顿,怕是还未好好休息,也没有好好感受一番昌隆的人文景色。
这几天,使团可以在鸿胪寺内歇息,同时也可以在孙侍郎的安排下,在昌隆城内游历一番,孙侍郎切勿做好陪同事宜。”
南楚礼部侍郎孙正平站了出来,毕恭毕敬:“殿下,遵命!”
尔后,朱彦锡话锋一转:“董大人这次来访的时间刚好,明日恰逢中秋佳节。昌隆虽然不及京都那般重文轻武,但中秋诗会还是很热闹的。”
说到这里,朱彦锡的视线扫过人群,最终落在宁国韬身上:“上次在京都七夕诗会交手后,本王对于败在宁公子手上的一幕,依旧历历在目。本王听闻宁公子也依靠打败本王的事迹,一跃成为大梁礼部主客司的员外郎?可喜可贺啊!”
宁国韬走出朝列,躬身作揖道:“多谢三殿下记挂!上次能赢三殿下,不过是运气使然。”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朱彦锡皮笑肉不笑道:“听闻大梁境内,许多人已经奉宁公子为诗仙,说明宁公子的诗才在大梁早已深入人心!南楚百姓对于宁公子的到来也是期盼许久,想要一睹诗仙的风采!”
“……”
宁国韬想到从进入昌隆,一直到昨晚宵禁,萦绕在耳边的谩骂声,他不禁抽了抽嘴角:那是想要一睹诗仙的风采?那是恨不得我死啊!“所以本王决定,明日在听风苑中,特意为宁公子举办一场中秋诗会!到时候,本王会携诸位文臣到场,亲眼见证宁公子的风采!”
“……”
此话一出,董洪新和宁莞言对视一眼,当初在两仪殿内的猜测全部成真,来到昌隆,是如何也避不开中秋诗会的。
好在,秦亦也跟着来了。
想到这里,董洪新安心不少。
随后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早朝结束。
……
退朝之后,朱彦锡并未立即离开,而是跟内阁首辅祝永利,一起来到了皇帝寝宫。
此时,南楚天子明武帝卧在软榻之上,面色红润,没有半点不适的模样。
看到二人进门,明武帝坐了起来。“如何?”
“父皇,儿臣已经按照父皇嘱托,把事情安排妥当,只是皇兄…”
随后,朱彦锡便将刚才朝见堂内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在他讲时,明武帝看似无意的瞥向祝永利,见祝永利点头,他才算信服。
“彦庆体弱多病,倒也可以理解,只是其他臣子的做法,未免太过明显一些。”
说着,明武帝的脸色阴沉下来:“明知朕心中所想,他们却横加阻拦,真当朕不会生气?”
“父皇,诸位大臣虽然迂腐,但对我们楚国朝廷可谓忠心耿耿,父皇不要迁怒于他们!”
嘴上看似在为这些大臣求情,但朱彦锡心中早就乐开了花,即使明武帝不动他们,等到他登上大宝后,定会一个个跟他们算账!
明武帝看了他一眼,十分欣慰:“你能有这份仁慈之心,朕十分欣慰。但你不要忘了,身为帝王要懂得何时仁慈,何时狠辣!”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朱彦锡再次躬身,面带喜色。
哪怕所有大臣不支持他,可只要明武帝站在他这边,他就不可能输!
这时,明武帝看向祝永利:“祝爱卿,锁龙骨的事情如何了?”
“昨天傍晚,君山才回到昌隆,而且他接下来要闭关修炼,下次出关不知何时,便把锁龙骨送回了擒龙闕。”
明武帝闻言点头,又问道:“既然祝君山已经抢回了锁龙骨,那大梁使团带来的锁龙骨,便是假的了?他们哪来那么大的胆子?”
朱彦锡和祝永利都是一脸疑惑。
明武帝随即摆手,“罢了,等朕当着他们的面打开铁匣,当众揭穿他们,看看他们还有何脸面敢拒绝和亲事宜!”
随后又对祝永利道:“向擒龙闕传信,让他们明日把锁龙骨送至宫中。”
“是,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