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课堂惊变(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章:课堂惊变(第1/2页)

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上旬。北平。

春寒料峭,这座千年古都仿佛还沉浸在冬日的余威中。

灰蒙蒙的天空下,枯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街道上的行人都将脖子缩在衣领里,步履匆匆。

中法中学就坐落在西城的一条胡同里,青砖灰瓦的建筑带着前清学堂的遗风,又添了些许西洋式的窗棂,显得不伦不类,就像这个时代本身,新旧交织,尴尬而迷茫。

高二(丙)班教室。

冷。

寒风像狡猾的刺客,寻着窗户上每一个不起眼的破洞,嗖嗖地往里钻。

那寒意能穿透棉袍,直往骨头缝里钻。

林怀安缩在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

这是他的专属位置,“摸鱼VIP座“。

他裹紧单薄的青色学生装,还是冻得牙齿打颤。

“这破教室的物理防寒,根本就是零分!“

他在心里疯狂吐槽。

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布满灰尘的空气里投下几道苍白的光柱。

无数微尘在光中狂舞,像一场廉价而无声的电影。

墙上挂着孙中山像,神情严肃。

画像两边,是那副著名的遗训: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墨色死沉,在昏暗的光线下,像过时的界面,压得人喘不过气。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正经受着怎样的煎熬。

郝楠仁的现代灵魂,正拼命试图驾驭这具陌生的躯壳和混乱的记忆。

头痛欲裂。两股记忆在激烈冲突。

属于郝楠仁的理性思维在尖叫:

“梅涅劳斯定理?这题用相似三角形和截线定理就能解!这么简单!”

他几乎能“看”到清晰的辅助线和证明步骤。

但原主林怀安对课堂的深层恐惧、对知识的排斥本能,像一层粘稠的胶水,死死拖拽着他的思绪,让他无法将脑中的答案转化为语言和行动。

这种“灵魂想飞,身体却深陷泥沼”的割裂感,让他无比痛苦。

啪嗒...啪嗒...

数学老师杨老夫子背对着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

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标满了X、Y、Z,像天书。

“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活用梅涅劳斯定理......“

杨老夫子的声音干巴巴的,没有起伏,像背景音,催眠效果一流。

台下,众生相。

前排的班长谢安平坐得笔直,疯狂记笔记。

他是典型的学霸,戴着厚厚的眼镜,神情专注。

他旁边的学科代表苏清墨微微蹙眉,专注解题。

她穿着月白褂子,脖颈纤细,气质清冷。

中后排,以王韭聪为首的几个人开始点头打瞌睡。

他们是混日子的代表,脸上写满不在乎。

而林怀安,几乎完全趴在了桌上。

他的学生装袖口已经磨得发亮,头发也睡得翘起几撮。整个人看起来邋里邋遢。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依旧是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正经受着怎样的煎熬。

头痛欲裂。

两股记忆在脑中激烈冲突。

一边是长城残碑的触感,三叔林崇岳浴血回眸的画面。

祠堂里的金笔,脑中的系统界面。这些记忆鲜明而滚烫。

另一边是原主的记忆:

北平胡同的闲逛,逃学斗蛐蛐的胡闹,还有对苏清墨死缠烂打的糗事。

这些记忆琐碎而混乱。

现代的理智与民国的记忆剧烈冲突。

再加上对三叔殉国的悲痛,让他只想把脑袋埋起来,逃避现实。

就在这时,杨老夫子画完了图。

他转过身,扶了扶厚厚的眼镜。

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全班。

当看到唯一趴着的林怀安时,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又是他!

想到这孩子那个殉国的英雄三叔,再看看他这副模样,杨老夫子心里的火“噌“地冒了起来。

“啪!“

一截粉笔头精准地砸在林怀安额角。

剧痛让他猛地惊醒。

“林!怀!安!“

怒吼声响彻教室。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

“我讲得口干舌燥,你倒是高卧无忧!“

教鞭重重敲着讲台,“怎么,这梅氏定理,你已毕业了?“

林怀安捂住额角。

痛感真实。

这不是梦。

教室里死一般寂静。

同学们的表情各异,有看戏的,有震惊的,更多的则是幸灾乐祸。

前排的苏清墨也微微侧过头。

她眉头轻蹙,清澈的目光在林怀安脸上停留一瞬,那眼神里没有嘲笑,反而有一丝极淡的探究。

随即她便转回头,留下一个清冷的侧影。

“梅涅劳斯定理......“

现代知识在脑中浮现,但这身体的本能排斥像堵墙。

林怀安感到一种无力感。

明明知道答案,却说不出口。

“既然不屑听讲,“

杨老夫子冷笑,指向黑板最难的题,“那你上来,单刷这道!“

哄笑声起。

王韭聪咧着嘴偷笑,还不忘对同伴使眼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