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抗日(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甚至连海外的华侨也行动起来。在新加坡、旧金山、曼谷等地的华人社区,人们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

与民间的汹涌怒潮相比,金陵国民政府的反应显得更为谨慎。委员长在总统府内来回踱步,手中拿着一份份各地发来的急电。

“娘希匹!”他烦躁地将电报扔在桌上,“日本人是越来越过分了!”

一旁的何应亲小心翼翼地说道:“委员长,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要求我们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您看……”

“我知道!”委员长打断他,“但是你们要明白,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剿匪!如果贸然与日本开战,只会让那边人坐收渔利!”

尽管如此,在国际外交场合,金陵政府还是展现出了坚定的立场。外交部长在国联会议上痛斥日本的侵略行径,宣布绝不承认伪满洲国。华夏代表据理力争,赢得了不少国家的同情。李宇轩更是公开表明势与日本斗争到底。

在国民党内部,伪满洲国的成立也引发了激烈争论。一些爱国将领自发组织抗日行动,违抗金陵的不抵抗政策。与此同时,国民党内的秘密抗日力量也在积极活动。CC系和黄埔第五军系中的爱国分子暗中组织支援东北义勇军,通过秘密渠道输送武器弹药和药品。虽然规模有限,但这些行动确实为东北抗日力量提供了一定支持。

在热河前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师长对部下说:“上面的命令是让我们按兵不动,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东北同胞受苦!传我的命令,暗中给义勇军提供弹药补给!”

类似的场景在各个战区悄悄上演。有的部队故意“遗失”一批军火,有的指挥官对过境的抗日武装“视而不见”。这些自发的抗日行动,虽然规模不大,却给东北的抗联战士们提供了宝贵支持。

夜幕降临,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江南的水乡小镇,从西北的高原到东南的海滨,整个华夏都沉浸在悲愤与抗争的情绪中。

华夏政府的申诉在日内瓦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联盟派出以英国外交官李顿爵士为首的调查团前往东北。调查团成员穿越东北各地,走访各界人士,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在长春,调查团亲眼目睹了日本宪兵对普通百姓的暴行。在哈尔滨,他们听到了爱国志士血泪控诉。在沈阳,他们考察了被日军强占的工厂矿山。这些见闻让调查团成员深感震惊。

李顿调查团最终提交的报告明确指出:“所谓满洲国并非当地民众自发的独立运动,而是日本军事侵略的产物。”这份报告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日本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