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战争(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兹任命李念安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第259旅旅长去‘暂代’二字,此令。”
这份晋升令在淞沪战场引起了不小震动。年仅二十三岁的少将旅长,在整个国军序列中都极为罕见。羡慕、嫉妒、质疑之声皆有,但更多是从血火中拼杀出来的官兵们的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章战争(第2/2页)
与此同时,另一边在延安,古月等中共领导人通过内部渠道也关注着淞沪战局。对于李学文这样一位战术灵活、不拘一格的国民党将领,他们表现出很高的兴趣。某次内部会议上,古月曾言:“这个李学文,不愧是李老的儿子打法有点意思,不像那些顽固派。要是能多几个这样的,抗战局面或可不同。”
而在上海租界内,西方军事观察员们则将李念安的战术作为研究中国军队抵抗意志和战术演变的案例。英国《泰晤士报》一名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在罗店、苏州河等战役里,一位年轻的华夏将军以其非凡的韧性和创新的战术,让装备精良的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这或许预示着,华夏军队并非不堪一击,他们正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莫斯科,铁人同样关注着东方战场的每一个变化,对李宇轩、李念安父子这类与德国军事体系渊源颇深,却又在对日作战中表现突出的将领,心情复杂,既怀有警惕,也不得不承认其价值,这影响着对华援助的微妙平衡。
九月十八日,江湾镇259旅指挥部李念安站在临时挖掘的掩体里,用望远镜观察着对岸日军的调动。崭新的少将领章在昏暗的光线下并不醒目。他脸上多了几分沧桑,眼神却更加深邃坚定。
“旅座,司令部通报,日军第三、第九师团正在酝酿新一轮总攻,重点可能还是我旅防区。”参谋长江明远报告。
李念安放下望远镜,目光扫过掩体内一张张疲惫而坚毅的面孔:“知道了。告诉兄弟们,罗店的苦我们都熬过来了,苏州河也守住了,这里,一样能守住。”
他走到地图前,开始部署新一轮的防御。此时的他,已不仅仅是一个善打巧仗的团长,而是真正开始思考旅级兵团作战的指挥官,如何协调步、炮、工兵,如何利用有限兵力形成防御纵深,如何在与上级和友军的沟通中为部队争取更多生存空间。
李念安站在瞭望口前,望着远处被炮火映红的夜空。血战仍在继续,他的259旅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防线上。他摸了摸肩上的少将星徽,感觉沉重无比。这不仅仅是荣耀,更是责任,是无数将士的生命信任地托付于他。
参谋长送来最新战报:“旅座,三团二营阵地失而复得,营长阵亡……日军第九师团一部已突破我左翼友军防线,威胁我侧后。”
李念安目光锐利,迅速回到地图前:“命令预备队一团三营,向左翼迂回,堵住缺口!通知炮兵团,全力支援左翼战斗!同时,向军部报告,我部右翼压力减轻,可酌情抽调部分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