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纸间的朝圣(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连绵的秋雨终于停歇,天空洗过一般,呈现出一种清透而高远的湛蓝,阳光洒下来,带着洗净铅华后的澄澈,却驱不散深秋渗入骨髓的凉意。万象城老街在雨后的清新中苏醒,青石板路湿漉漉地反射着天光,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落叶腐烂的湿润气息。

“随光小铺”刚开门不久,铜铃轻响,一位衣着朴素、神色哀戚的中年男人推门而入。他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用深蓝色土布包裹的方形物件,步伐沉重,眼神里带着一种寻求寄托的茫然。

“请问…是沈老板吗?”男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小心翼翼的恭敬。

沈照野从柜台后抬起头,放下手中的工具,目光落在对方手中那个被仔细包裹的物品上,以及对方眉宇间化不开的悲恸。他点了点头:“我是。有什么可以帮您?”

男人走上前,将布包轻轻放在柜台上,动作轻柔得像是对待易碎的珍宝。他缓缓揭开层层包裹的蓝布,露出里面一本极其破旧、封面斑驳脱落、页角卷曲泛黄的硬壳笔记本。笔记本的装订线多处断裂,纸页松散,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彻底散架。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却也能从磨损的边角看出它曾被无数次摩挲、翻阅。

“这是我父亲…生前留下的日记。”男人开口,声音哽咽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他去年冬天走的…走得很安详。这本日记,记录了他年轻时走南闯北、做地质勘探员的那些年…里面都是他的见闻,他的想法…对我们家来说,是无价的。”

他用手掌轻轻抚过日记残破的封面,指尖带着颤抖:“父亲走后,我们整理遗物,这本日记…就成这个样子了。可能是年代太久,也可能是他翻看得太勤…我们想把它好好保存下来,是个念想。听说您手艺好,对老物件有心得…所以冒昧前来,想请您…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修一修?让它…能继续传下去。”

沈照野沉默地听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本日记。他能感受到从那残破纸页中散发出的、一种跨越了生死的沉重情感。这不仅仅是一件需要修复的物件,这是一段浓缩的人生,一个儿子对父亲最深沉的怀念。

他伸出双手,极其郑重地将日记捧起,指尖触碰到粗糙脆弱的纸页时,一种奇异的、仿佛能与逝者对话的肃穆感油然而生。他仔细检查着日记的状况:虫蛀、霉斑、撕裂、装订彻底失效…修复难度极大。

“修复可以,”沈照野抬起眼,看向中年男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但需要时间,而且…最好能去您父亲生前常待的地方进行。我需要感受…这本日记原有的‘气息’,才能更好地让它‘活’过来。”

这是他承接特殊委托时偶尔会提出的要求,尤其对于这种承载了强烈个人情感与记忆的物件。在原有的环境中修复,能让他更精准地把握修复的“度”,让修复后的物品不至于失去其灵魂。

男人愣了一下,随即眼中涌出感激的泪光:“好,好!没问题!我家老宅就在不远,父亲的书房还保持着原样…我带您去!”

男人的老宅位于老街更深处的巷弄里,是一座有些年头的青砖小院,安静而整洁。推开虚掩的木门,院子里一棵老桂花树落光了叶子,枝干遒劲地指向天空。书房在二楼,朝南,采光很好。

推开书房门的瞬间,时光仿佛凝固了。

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樟木和旧纸张混合的气味,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在深红色的老式书桌上。书桌上摆放着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笔墨、一个用了大半的砚台、几本夹着书签的地质学专著,还有一个相框,里面是一位精神矍铄、笑容开朗的老者穿着勘探服的照片,背景是苍茫的雪山——想必就是日记的主人。

整个书房整洁有序,却处处保留着主人生活过的痕迹,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您就在这里忙,我不打扰您。”男人轻声说完,默默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沈照野在书桌前坐下,将工具一一摆开。他先没有急于动手,而是闭上眼睛,深呼吸,让自己的心神沉静下来,尝试去捕捉和融入这片空间里残留的、属于那位已故老人的气息——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对山川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豁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