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真的甘心吗(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韦远与秦国公恭敬行礼,悄然退出了甘露殿。直到走出殿外,被初夏的阳光一照,两人才不约而同地轻轻吁了一口气,发现掌心竟都有些潮湿。

“陛下圣心独运,洞若观火。”韦远低声感叹了一句,与秦国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凝重。

陛下显然已将边镇贪腐与后宫异动联系了起来,虽未明言,但那句“但愿只是常情,只是静养”,已然透露了深深的疑虑。

圣心已动,风云将至。

而甘露殿内,弘德帝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沈氏……崔家……兰州……”?一个个看似不相关的词从他唇间吐出,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希望,不是朕想的那样。”

弘德帝静下心,提笔欲批奏折,却又一顿,墨迹滴落,在纸上晕开。

他唤了李福安进来。

“你去,请公主来甘露殿,朕要考校她功课。”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殿外便传来通报声,萧玥到了。

她步入殿内,依礼参拜:“见过阿耶。”

“平身吧。”弘德帝指了指御案对面早已备好的绣墩,“坐。”

“谢阿耶。”萧玥起身落座,目光快速扫过御案上那堆积的奏疏,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

弘德帝此刻召见,绝不可能只是为了考校功课。

弘德帝随意地问道:“近日朕忙于政务,倒是疏忽了对你学业的考察。《盐铁论》读到何处了?有何见解?”

萧玥心下微诧,但仍沉稳应答,将书中关于盐铁官营之利弊、与匈奴关系等要点清晰阐述,并结合当前边镇军需供应谈了谈自己的看法,条理分明,见解独到。

弘德帝听着,眼中掠过一丝满意。

“功课未曾荒废,甚好。只是,朕听闻你近日似乎对旁的事情,也颇为上心?”

萧玥心头一紧,知道正题来了。她垂下眼帘,恭声道:“儿臣愚钝,不知阿耶所指何事?”

“仙居殿。”弘德帝吐出三个字,目光落在女儿脸上,带着审视,“还有崔家。你似乎,很是关注。”

萧玥知道瞒不过,索性坦然部分事实:“回阿耶,儿臣确实留意了几分。只因三弟病情反复,崔贵妃忧心如焚,崔家在外寻医问药动静不小,听说是淑妃娘娘荐了一位神医。儿臣只是觉得有些不同寻常,故多留意了一二。”

弘德帝静静看着她,良久,才缓缓道:“你能察觉到不同寻常,这很好。”他顿了顿,似乎斟酌着语句,“沈氏……当年之事你或许不知。”

萧玥倏然抬眸,有些意外,弘德帝竟会主动提起此事。

“她与你阿娘那般端庄贤淑的世家女子不同。”弘德帝的目光似有些飘远,仿佛在回忆很久以前的事,“沈光耀常年在外宣抚,见识广博,养得他这个女儿也颇有几分不同。性子疏阔,通晓经史,甚至对西域诸邦的风土人情、语言也知之甚详,当年在王府中,也算得上是个才情殊异的女子。”

他的语气里听不出多少温情,更像是一种客观的评述,甚至带着一丝复杂。

“那时,息太子势大,朕与他在朝堂多有较量。”弘德帝的声音低沉了几分,“沈光耀,是少数几个明确支持朕的地方大员之一。他为人刚直,于安抚边陲、沟通外藩确有功绩,却也因这立场,得罪了不少人。”

萧玥屏息静听。

“后来,息太子一党寻了个由头,污蔑他贪墨。”弘德帝的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证据做得巧妙,先帝震怒。朕当时自身处境困难,未能保全他。沈家就此败落,女眷没入掖庭为奴。”

他简略地带过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波,但萧玥能想象到当时的惨烈。她也瞬间明白了为何沈淑妃对弘德帝可能心存怨恨,在她看来,是弘德帝未能保护她的家族,甚至可能怀疑弘德帝为了自保而舍弃了沈家。

“先帝知沈氏颇有才情,也许是知道沈家冤屈,便将她赐给朕为侧妃。”弘德帝的语气恢复了平淡,“算是给沈家留一丝体面。”

说到此处,弘德帝的目光重新聚焦:“然而,深宫多年,早已磨平了棱角,抑或是催生出了别的什么东西。她变得沉寂寡言,常年称病避宠。朕原本以为,她已安于现状。”

一个见识过外面广阔天地的女子,真的会甘心在这四方天地里寂寂无声地了此残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