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八回(第1/2页)

(二十八)文化热潮促发展,除夕年夜庆团圆

朱喜财局长在一次县局党组会议提出,要加强清溪国税系统的文化建设,让清溪系统浸润着厚重的文化因子,使国税系统在文化力量的推动下,不断提升县局在县里和全市国税系统的文化品位。

可不少局班子成员认为,文化建设是个“虚”的东西,怎么抓、从哪里着力搞不太明白,而且上级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案和要求,认为基层国税局只要收好税完成了税收任务就万事大吉了。

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朱局长在局里召开的中层干部会上,开宗明义,“灵山市国税局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我局交流在邻县国税局担任副局长的郑秋实同志,在他那个县局率先构建了一个邻县国税文化体系。市局领导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了邻县的做法,要求全市国税系统学习借鉴予以推广。我们清溪国税局不能落后,要奋起直追,打造属于清溪国税局的文化品牌,推动我局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现在请大家集思广益,发表具体性的建议。”

各位中层干部就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举措,泛泛而谈,在他们看来,文化建设就是文体活动这么单一的一个内涵,又好比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往里装、往里填。

朱局长打断他们的议论,“诸位,你们的发言可能是言不及义啊。对于文化的涵义,学者有160余种诠释。我以为把文化作为动词来解释,具有鞭辟入里的功效,更能体现当下税务文化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文,在古代通纹,是智慧、经验的总结;化,就是教化,运用经验智慧来推动各项事业向前推进。”

朱局长点燃一支香烟,慢吞吞地吸了一口,继续阐述道,“比如宋代的包公、明朝的海瑞、清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海,还有东汉的杨震,就是那个对行贿官员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都是历代的清官,我认为税务文化里面要单独构建一个廉政文化体系,教化税务干部靠慎独、慎权来坚守职业底线。”

朱局长再次要求与会的中层干部都发言畅谈体会。在听了几位的发言,感觉没有什么新意后,在索然无味中点名春根发个言。

春根思索一会儿后,也点起一支烟,吞云吐雾,抛出一个观点来,“国税文化建设的核心,我认为首先是要培育、树立一种国税精神。”

朱局长望着烟雾缭绕之中的他,饶有兴趣指着春根,“蛮有新意,你展开来讲一讲。”

“国税文化实质上是倡导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国税系统价值观、奋斗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熔铸,是国税文化的高度浓缩、升化和集中反映,是全体清溪国税人的共同意志与精神追求。朱局长,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首先在全局开展一次讨论,提炼出清溪国税精神,这样人人参与其中,以充分展示当代清溪国税人的精神风貌,提升全局国税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认同感与文化向心力,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春根按照刚才听各位发言后写出的一个提纲继续阐述道。

“文化建设说到底,应该是增强我们清溪国税人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展现我们国税人的共同精神追求。当前我们的国税精神可以用三个词汇、六个字来概括。为民,做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务实,做到爱岗敬业、奉献拼搏;清廉,做到严于律己、拒腐防变。这个清廉,也就是刚才朱局长提及的廉政文化。清溪国税局的文化建设要突出这样的精神。”

春根把烟蒂置于烟灰缸掐灭,喝了一口水,点题道,“当然啰,文化建设也不要搞成空中楼阁,要使得国税人从中得到实惠或者叫获得感,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获得感。”这些都是秋实从外县邮寄给春根的“国税文化小册子”里面的摘要,春根只不过是加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

朱局长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春根的发言,点着头,认为春根也许是全局里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文化人呢,虽然近几年进入了一批年轻干部,但他们对于文化建设少有深刻的见地。文化人不一定是有高学历的人,这话不无道理啊。

朱局长听完春根的发言,点评,“刚才春根的发言论点较为新颖。我们搞文化建设,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是花拳绣腿、脱离实际。还有,这个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到纳税人和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比如干部的办公、食宿条件的改善等等。”

分管人事教育的田副局长随声迎合,“喏,刚才朱局长的讲话非常重要,大家要高度重视,发动全局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不能上面热,下面冷。方才春根同志提了一个国税精神的概念,我们的朱局长早就提炼好了8个字,开明开放,创先创优,这是朱局长反复考虑了几天才定下来的,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弘扬这种“两开两创”或者可称之为“双开双创”之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狠抓落实,抓出成效来。”

朱局长补充道,这八个字也是借鉴有些地方的城市精神演变过来的。目的是要形成我们局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动局面,展示国税新的精神风貌。他最后强调,全局上下应该深刻学习领会开明开放,创先创优的内涵和实质,明确立足工作岗位践行“国税精神”的责任和目标。通过积极开展各项文明争创活动,在细雨无声、潜移默化的中,将“国税精神”融入税收管理、征管改革、优化纳税服务等重点工作之中。他号召全局干部职工采用多种健康新颖的形式将“国税精神”落实到每名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积极学习并践行“国税精神”。他要求全局上下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身体力行,努力引领国税文明新风尚。

此时,婷婷打来电话吩咐春根,要他下班后去家里煮饭,放学的扉龙、馨怡两个孩子晚饭后还要去学校晚自习,因她正在处理一件紧急公务一时走不开。

春根等会议结束后,立马赶回家按照二婚妻子的交代匆忙给这两个属于他们的孩子准备晚餐。

春根、婷婷各自与姚红、任卫民离婚后,二人走到一起结合之前,曾经在学校接送小孩时常常碰面。当时还比较尴尬,有一次,婷婷半开玩笑对春根说,以后你来接小孩,随便帮我接一下馨怡,省得我也来接。春根迟疑地点头说道,如果我没有时间来接,你也帮我接一下扉龙。婷婷爽快地答应他。几个月后,他们约定干脆把两个小孩都接到离学校近一些春根的住处来吃住,虽然他俩已经发生过实际关系,但双方还是谨慎从事,若公开这种关系怕孩子接受不了,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成绩,便一直没有办理二婚手续,婷婷也没有住在春根的住地。

过了一段时间,经过两个孩子的默许,他们愉快而秘密地领证共同生活在了一起。虽然他俩低调地生活在一起,但有关他俩已经结婚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一时间流言蜚语的,津津乐道的传说版本各种各样、内容迥异。有说春根与婷婷在阳和税务所早就有过男女关系的,也有说春根为了报复任书记现任副县长而把他老婆婷婷骗上床的,还有说是他们的两个小孩一致要求他们结婚的,等等。

春根躺在床上,独自阅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这的思考的问题。它不只是一出复仇悲剧,而且还是一出深刻反应权力可以使贞洁堕落为淫荡的悲剧。王子哈姆莱特有才华,有理想,聪明勇敢。在得知作为贤明君主的父亲被叔夫劳狄斯毒死,并迎娶调情献媚的王后,政权落入奸邪之手时,便决心为父报仇。经过一番争斗他不仅报了父仇,而且推翻了奸王的统冶。可惜他自己也被奸王用奸计陷害,付出了他年轻的生命。唉,只有对自己忠实,才能对人不欺诈。人的脆弱性、命运的残酷性。嗯,女人的的名字是脆弱。春根浮想联翩。

他回忆起在新安与刘芳的一次交谈。“高薪能否养廉”,春根提及那次竞争上岗的面试题,刘芳半晌没有反应过来,她思索良久,高兴地对春根说,可以呀,高兴当然可以养颜啦。人一高兴,性情会好,脸色肯定好看。不高兴,愁眉苦脸的,一定难看。

春根捧着腹忍住笑,是的,是的,我非常同意你这个观点,绝对正确,新颖得很。

其实,那次面试春根得了所有考生里的最高分80.5分。他在5分钟的时间里是从以下几个要点来回答这个题目的:一是高薪是遏制当前社会上腐败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但它并不排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化功能与法律法规的监督与惩戒作用;二是高薪理性地回应了公务员社会人属性的需求,为“不想腐”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同时又能激发政府公务人员埋头苦干、忠于职守的事业心、进取心;三是不能以高薪的人里有贪腐分子那些害群之马就否定高薪养廉制度的正义性、合理化,在古今中外的大量实践中,高薪作为遏制腐败的一味良药,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新加坡政府高薪公务员队伍使得世人见到了一个更加廉洁、高效、精英化的公务员队伍,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期待的。这个答题思路不按照套路说高薪不能养廉,而是肯定其积极的一面,表达高薪是对于建立廉洁队伍有促进作用的方式之一,真正培养廉洁公务员队伍,要多管齐下。得到了六位评委的一致好评。

当时,孤男寡女的他俩,在春根房间里谈论得十分畅快直至深夜。但春根自始至终中规中矩、循规蹈矩,古板方正,硬是没有留她在房间过夜,最后坚决把温情脉脉的她推向她在分局当炊事员的堂妹在楼下的一个房间,春根硬是作了一次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而刘芳就炸心了,心底咒骂他道:伪君子!一个生理上有缺陷的软蛋。

清溪县依照邻县国税局的有关做法,结合实际轰轰烈烈开展学习、宣传和实践“清溪国税精神”—开明开放、创新创优的文化建设高潮。围绕学习“国税精神”,全局组织开展了气氛活泼、青春张扬的文体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

年底,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等有关领导听说国税局搞了文化建设,召集县检察院、县气象局等几个省级文明单位来取经。这下使得朱局长兴高采烈、趾高气扬了一番。他对来取经的各位领导介绍,“国税文化建设,一言以蔽之,其实就是振奋人的精神,激发干部干事的干劲。”

县文明办李立进主任硕头大耳,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挺着大腹便便的将军肚,一副儒雅的模样,听闻介绍后翕动嘴唇赞誉,“老朱啊,你讲得很精辟!我要把你局的经验往市里报,到时候其他单位来你这里取经,我还可以陪客人在你们国税局多喝几顿酒呢。”

朱局长志满意得,提高嗓门表示欢迎,逗趣,“请都请不到你这个大名人呢,谁不知道你这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的大名?社精办,立进主任,真诚地欢迎你带领各路神仙来清溪国税局传经送宝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八回(第2/2页)

李主任感觉朱局长有嘲弄自己的意味,面露不悦神情,轻声对朱局长说,我是累得象狗,你却是闲的如猫啊,还抛出一句“假作真时真亦假”作答,接着又竖起大拇指,带有嘲笑般夸赞国税文化建设搞得象一群鸭子一般在清溪“呱呱叫”。朱局长如鲠在喉,一时忘了接他的话作回应。

天色已晚,雨不个不停。春根在家里阅读县局办公室小何刚刚送来的一份材料,是清溪县国税局关于开展国税文化建设的经验介绍典型发言,这份材料上面有朱局长签下的一行字:请春根修改、补充、完善。朱。即日。

小何交代明日一上班朱局长就要看到春根补充后的稿件。春根答应小何明日按时把稿件交给他。

春根推窗凝望,如帘的雨幕在暗夜里垂落。“滴滴答答”声如管弦中的轻吟,令人滋生淋漓尽致的感觉,充满美好的遐想,似乎文化含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他在思索如何完成朱局长交给的任务时,忽然想起严敏,记得婷婷曾经说过严敏在地税局是分管人事教育等工作的,近日地税局也在兴起抓文化建设的热潮,猜想她手头应该有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便拿起刚刚装的家庭电话向她咨询求教。

严敏接到他的电话后,爽快答应了,并告诉春根,资料在局里的办公室,要他一起去地税局她的办公室里取。

春根从她办公室携带回一大摞的文化建设资料,与严敏一同走在潇潇春雨里。春根说起教育孩子的问题,说清溪自1982年以来这二十年间,考进清华北大只是30几人,男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希望自己与婷婷的两个小孩今后能争气上名牌大学。

严敏笑道,还早着呢。接着她苦笑叹气说自己没有小孩,一辈子都不操这个心。路过严敏家的小区时,严敏问他是否到家里坐坐,说家里还有一份地税局开展文化建设的资料,对他写作一定有参考价值的。

春根停顿片刻答道不需要了,手上的资料都估计来不及看完,因为明天就要上交稿子呢。

严敏收起雨伞,在雨中轻声问道,秋实不在家,可不可以陪我聊聊天?春根赶紧移步把伞打过去,焦虑地答道,就在这聊聊吧,待会我还要在家认真完成朱局长交给的任务。

其实,严敏是想向春根打听一些秋实与婷婷的交往情况。据说,秋实在邻县任职,清溪县的摄影协会组组了好几次活动,把邻县知名的风景区都游览个遍,而婷婷是积极的组织者、参与者之一。作为妻子的严敏,秋实倒是从未邀请她到那县游山玩水。严敏想起来就有点埋怨秋实。她还听别人讲,秋实说离开清溪,离开严敏是真正得到了解放和自由。这话传到严敏耳朵里,令她十分不悦,感觉极端好笑和气愤。好像她是一个高高在上、罪大恶极的压迫者,他却成了受压迫的劳苦大众。

严敏清楚春根对于工作的严谨态度,不再勉强,便说,那你赶快回家去写吧。说完,又撑起伞独自朝小区走去,留下一个轻盈妙曼的身影。

春根回到家里,雨水早把他的一双鞋子淋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