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刘备谋雍州,劝卢植入扶风(求首(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有门生中,要麽习文要麽习武,要麽习文练武又学不到卢植的仁心大义,而刘备是几乎将卢植的优秀之处学全了。

看到刘备,卢植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期的自己。

「我要请任雍州牧。」刘备没有隐瞒,坦然直道:「当初陛下会增设雍州牧,便是我的提议。请恩师去扶风,既是为恩师谋出路,亦是我的私心。若有恩师相助,执掌雍州我也更有把握。」

卢植吃了一惊:「玄德身为西园军校尉,却有定边安民之心,是卢某小觑玄德之志了。

正常而言:西园军校尉比雍州牧的前程更明亮,如尚书和右扶风一般,京官和地方官的区别,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卢植有此想法也不足为奇。

「容卢某再慎思数日。」卢植依旧没有给出明确的答覆。

虽然在得知刘备要脱离洛阳去雍州后,卢植的内心也有了动摇,但离开洛阳去右扶风,并不是容易决断的事。

辞别卢植后,刘备遂不再在洛阳驻留,径直前往西门与张辽合兵一处后,返回平乐观。

到了平乐观后,刘备再次召集七营校尉及假校尉等人,宣布新的军令:「从现在起,若无我军令,任何人不得踏出平乐观,也不得私见外人。违令者,军法处置!」

随着执掌西园军的时间越久,刘备身上积蓄的威势也越重,虽然只有简短的一句军令,但不论是关羽张飞张辽,还是夏牟赵融冯芳张扬,都有一种如见泰山的敬畏感。

下达军令后,刘备又单独留下了许攸,并取出刘宏的密诏。

扫了一眼密诏内容,许攸脸色怪异:「陛下只让刘校尉扶持新君,半点官职也未许诺,这未免也太小气了些。」

刘备哼道:「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专门给我的密诏。即便事后我扶持了新君,也必会有人跳出来指责是我窃取了密诏。都困窘如此了,陛下竟还想着玩弄权术。」

「既然陛下并不信任刘校尉,刘校尉也可对密诏视而不见。」许攸放下密诏,道:「眼下局势已经明朗,一旦陛下逝去,大将军必会扶持辩皇子灵前继位。西园军本为天子亲军,若是新天子继位又以功名利禄笼络,军中将士必有不少人会转投新天子,刘校尉还需早作打算。」

刘备深以为然。

就如上军营司马潘隐,就是何进的故旧,一旦刘宏逝去,潘隐为了自身利益必会倒向何进。

而西园军中,类似于潘隐这般的将士也不少。

毕竟,当初入西园军的,除了来自于各州郡的猛士外,还有不少其他势力安插的亲信门客。

知人知面不知心,西园军八千人,既不可能个个儿都对刘备心服口服,亦不会人人都愿意跟着刘备去雍州。

若最终的前程是跑到雍州当兵,那当初又何必辛辛苦苦自各州郡跑到洛阳加入西园军?

众猛士肯入西园军,冲的其实就是天子亲军这个名头,若没了这个名头,还不如返回本郡。

刘备开启全军统一的集训,其实也是在对西园军进行筛选。

只有能适应刘备的集训且愿意跟着刘备集训的将士,今后才会心甘情愿的跟着刘备去雍州。

兵贵精不贵多。

一支从思想上统一的兵马,才能发挥出百分百的战力;若是思想上不能统一,即便装备精良皆是猛士也只是一群没有信仰和斗志的散沙。

细思良久,刘备的目光落向密诏:「还是得从密诏上做文章。子远可替我走一趟大将军府,将我拥有密诏之事告知大将军。就言:陛下已在密诏上许诺,只要我扶持皇子登基为帝,我便可为雍州牧!」

许攸不由笑道:「有密诏在手,内容皆可胡诌。大将军信则有,不信则无。

刘校尉此计甚妙啊!」

刘备亦是面有笑意:「既然陛下不肯许我雍州牧,那我只能自己去取了。子远此去,可需我派人护卫?」

许攸摇头:「若是派人护卫,反而让大将军以为刘校尉心怯。欲成大事者,又岂能惜命?我这便入城,算算时间,还能在大将军府吃一顿美酒美食。」

送走许攸后,刘备看着手中的密诏,脑中快速的将洛阳大变可能会牵涉的人物串联,分析和思考从何人入手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良久,刘备以手虚写,在桌上写下「并州牧董卓」字样。

「算算时间,董卓也应该抵达河东了。虽然被任命为并州牧,但董卓此人既不会同意交兵权也不会安心去并州任职,必会驻留河东以观洛阳动静。」

「想必董卓,也很需要一份密诏。」

若与何进谈妥了条件,那麽刘宏这份密诏对刘备而言就没大用了。

然而刘备并不想让刘辩当皇帝,支持刘辩的宦官大臣中不少都跟刘备有仇怨;何进活着,或会遵守与刘备之间的约定;何进死了,那群宦官大臣必会想办法除掉刘备。

甚至于,何进活着的时候都可能会撕毁约定。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敢「废帝」的猛人,拿着刘宏的密诏去将刘辩这个皇帝废掉,拥立刘协为新君。

届时,为了巩固权势的董卓,必会承认刘备的雍州牧身份,蹇硕若死,也只有刘备能证明密诏的真伪!

想到这里,刘备立即书信一封,召来刘辟和何曼二人吩咐:「你二人速往河东郡寻并州牧董卓,务必将此信亲手交予董卓。途中若有变故,及时回禀。」

二人虽然出身黄巾,但自入刘备帐下后,一直都被刘备视为亲信。

莫说是替刘备送信,就算是替刘备挡箭,二人也不会有半分迟疑。

刘辟将信小心翼翼的接过,又谨慎的藏于怀中,拱手应命:「末将必不负主公所托!」

何曼亦是拍着胸口发誓道:「主公请放心,就算末将这条命没了,也会将此信送达!」

将诸事安排后,刘备这才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起身看向帐中悬挂的州郡地图,刘备的目光落向长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能不能顺利入主雍州,就看此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