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授首(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脑后的那根辫子,率先被火苗引燃,噼啪的烧了起来,很快又蔓延到了头脸之上。
“啊!啊!!”
巴图身体痉挛,发出声声凄厉的惨叫。
袁惟中见状,赶忙带着人上前,一人一条腿,把身上带着骚味,浑身不停抽搐的巴图的拉了出来。
巴图半边脸都被烧焦了,下身处还黄的白的满是污秽之物。
此时已是没有了意识,躺在地上,不住地抽搐。
那矮个子的年轻刀手,揪住对方半截辫子,啪的一巴掌扇在巴图的脸上,口中骂道:“你娘的,老子刚才还当你是什么英雄好汉,原来却是条不住屎的老狗!”
山下,清军的营地内。
“得亏这是十七世纪,要是放在后世,放火烧山,那不得牢底坐穿啊。”
望着四面燃起的大火,韩复在心中吐槽了一句。
“卑职恭贺大人,又取此一大捷!”
冯山是今天中午赶到鲁阳关的,刚来就见证了火烧鞑子的大戏。
他是镇抚司的总镇抚,接触到的情报和消息要远远比一般的襄樊营“文武官员”多。
什么鞑子都是未开化的通古斯野猪,什么只要我汉人齐心协力,剿杀野猪易如反掌,那都是宣教队鼓捣出来哄骗人的戏码。
实际情况是,自去年四月鞑子由山海关入关起,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占据了大半个中国。
什么明廷,什么大顺,在满洲大兵面前,都不过是土鸡瓦狗。
不值一提。
而如果时间线再拉长的话,那自有东事起,鞑子这几十年来,同样没有出现过重大的战略失误和重大的败仗。
可以说浑身上下,密密麻麻的都写着“天命所归”这四个大字。
襄樊营草创还不到一年,一直以来打的也都是土寇、乡勇和地方守备部队,遇到的最大挑战,也不过是郧阳王光恩所部的明军。
其实含金量并不高。
这次北上,起初不论韩大人本人,还是像冯山这样的襄樊营高层,都觉得只是做做样子,应付一下“求贤若渴”的李闯王。
谁也没有想过,真的要打鞑子。
然而。
这鞑子不仅是打了,还将精锐的鞑子骑兵打得满山乱窜,做了那烤乳猪。
这是冯山之前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惊愕之余,刚才那声“恭贺”,也完全是出于真情实感。
对自家大人的能力与气运,他是真的五体投地,十分地佩服。
如果说鞑子朝廷身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一百个“天命所归”的话,那么自家大人身上,怎么………………………………怎么着也得有个,有个七八个吧?
冯山这么一说,周围的马大利、张维桢和石玄清等人,也纷纷称颂起来。
一时之间,这座清兵营地内,马屁声有如雷鸣一般。
张维桢的主要差事是在南阳刮地皮,同时还负责着鲁阳关这边的后勤保障工作。
这次是亲自押运了一批粮草过来,同时向韩复汇报一下他在南阳府的战果。
而石玄清则是跟着冯山一起来的。
这位韩科长麾下的头号小弟,作为韩复的使者,前段时间陪着他那位大师姐去了玉虚宫一趟,任务是与玉虚宫提点,也就是石大胖的师父,白衣女道清蘅子的爹地玄真人通通气,吹吹风。
耳边颂声如潮,各种马屁一个接着一个的响亮,韩复面带微笑,很是矜持地伸手往下压了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之前有人说互称“同志”有点出戏,其实这个词古来有之,《纪效新书》里面就有。戚继光说他写的“束伍篇”非常重要,是“治兵之始”,不能省略,所谓“幸勿略焉,敢告同志”。这里同志的用法和后世一样,都是指志同道
合的人。而“革命”同样不是新词,意思和后世其实也没多大的区别。)
见韩复这么说,张维桢他们又带头称颂起自家大人虚怀若谷,有古来名将之风。
哎呀,当领导的就是时时刻刻需要面临这方面的烦恼啊。
拍马屁的人太多了。
以前自己那个科室,满打满算也就小猫七八只,要是进来个零零后什么的,还说不鸟你就不鸟你,只要人家决定躺平,你还真没多少治他的法子。
哪像是现在,做了襄樊营都尉,皇帝老儿不及吾啊!
韩复表情淡然,心中却是美得很。
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主要是他也没有想到,北上讨贼的事情,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最终居然还真让自己打了一个胜仗!
虽然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看目前的架势,此番北上的几次战斗加起来,襄樊营最少击毙了上百个鞑子。
那可都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真夷啊!
一战死了上百个真鞑子,清廷都要震怒的!
他韩复的大名,说不得十天半个月之后,就要明晃晃的出现在顺治、多尔衮的案头上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声动京华了。
最为关键的是,他这个抗清名将的名头,算是立起来了。
这个名头,对于那些什么都不想,一心就想要当汉奸的虫豸们来说,没什么卵用。
但是对那些不想剃头做奴才,但又不知该怎么办,不知要去哪里的文官武将们来说,就很有吸引力了。
远的不说,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伴随着左良玉、李自成的相继身亡,这两位大拿麾下,就有大量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将领,徘徊在湖南湖北间,集体陷入到深深的迷惘之中。
这个时候,他韩再兴抗清名将的名头,就很有用处了。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大伙既然不想剃头,又无处可去,还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那不如到襄樊营来,哥带你们打鞑子。
战绩可查的那一种!
不用担心名声传不出去,这一战必然会在中原、荆襄、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引起轰动的,再有《襄樊抄报》的推波助澜,很快,大江上下,将不会再有人不知他韩再兴的名号。
这样的场景,让韩复光是想想,就异常激动。
他正与张维桢、冯山等人大声谈笑,忽然听见远处的山上,传来阵阵欢呼声。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十余支火把如长蛇一般,蜿蜒向下,往此处而来。
那长蛇一边游动,还一边大声的喊叫着什么。
马大利侧头凝神听了一会,忽然浑身一震,跳起来大声说道:“巴图死了,巴图死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 Ⓑ 🅠 g. v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