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姜,还得是老的辣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氏柔声说着,“妧!王妧!”
听到赵氏说“王妧”,王姒愣了一下。
她略略一想,有了个猜测:“娘亲,这事儿王家知道吗?”
王姒所说的王家,可不是王庸那一家子极品,而是留在老家的王家嫡支。
王家共有两支,一支是武昌侯府,一支则在老家。
以前,武昌侯府还在的时候,王家这两支的关系还不错,族老们甚至举荐让王庸做了族长。
武昌侯府出事后,老家的嫡支得到消息,第一时间与王庸划清界限,还拿出了族谱做证据。
按照族谱记载,早在王庸祖父的时候,两支就已经分宗,不是一家。
也不能怪王家嫡支翻脸,实在是王庸闯的祸太大。
夺爵!抄家!流放!
嫡支若反应慢些,他们也要跟着王庸一起流放到边城呢!
嫡支几乎是连夜翻找出老的族谱,罢黜王庸族长之位,并选出新的族长。
卫国公府作为王家的前殷勤,对于王家的宗族之争,并不十分在意。
不过,王姒揭穿了王娇身世之谜后,卫国公和赵昶父子两个,便开始与王家嫡支接触——
那个孩子肯定要找回来,认祖归宗!
卫国公府当然愿意接纳这个可怜的外孙女儿,然而,不合礼法啊!
赵家无比嫌弃王家,可有不得不与王家“合作”——
那孩子想要有个正经的身份,就必须名正言顺地姓“王”。
卫国公、赵昶父子,却不愿再与王庸有任何牵扯:
这混账,若是用那孩子的认祖归宗做筹码,向赵家狮子大开口,岂不恶心人?
明明是他混账、不干人事儿,弄到最后,却还要受害人拿出好处去讨好他?
赵家才不做这种憋屈的事情。
至于礼法,确实严苛,可也不是完全没有漏洞。
王家,可不只是王庸的王家,人家有嫡支,王庸他们反倒才是旁支。
卫国公直接派了心腹去王家的老家,找到了新上任的王家族长,给了些许好处,王家便同意了直接将王姒姐妹俩“过继”到了王族长早夭的弟弟名下。
是的,经过卫国公和王族长的这一番操作,王姒这对双生花,已经不再是王庸的女儿,而是某个有才学、有名声却命短的王家子的嗣女。
这件事关乎王姒姐妹的前途,算是大事,没有办成之前,卫国公和赵昶连赵氏都瞒着。
直到改了族谱,办了过继的仪式,赵昶才告诉了赵氏。
那时,赵昶已经知道大外甥女儿还活着,便请卫国公给她取了名字。
如今,王家嫡支的族谱上,大姐儿就是王妧!
“嗯!你们外祖父已经与王族长商议好!”
赵氏点点头,对王姒说道,“你和妧姐儿也已经过继给了王族长的幼弟,他读书科举,二十一岁就考中了举人,是个极有才华的人。只可惜,天不假年啊!”
大姐儿,也就是王妧,根本听不懂赵氏与王姒的谈话。
且她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新名字上,王妧,妧姐儿!
她以后再不是什么大丫头、大姐儿,而是王家正儿八经的大小姐!
王姒则有些惊讶,“过继?我、我和姐姐都过继了?”
她不再是王庸的女儿,与那一家恶心的玩意儿再无瓜葛?
“对!这是你们外祖父和舅舅的意思。半个月前,你们外祖父就派人去了王家的祖地,将此事办妥!”
赵氏提到父亲和哥哥,心底暖暖的。她果然好命,有这样好的父兄做依靠。
王姒忍不住默默竖了个大拇指:姜,还得是老的辣啊!
ⓘ ℬ 𝐐 𝔾. v ⓘ 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