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院里有墙 仓里有粮(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隔天,时海又去了镇上的杂货铺,一进门就跟掌柜的交代:“给我留三十个大缸,越厚实越好,做好了给送家里去。”

掌柜的笑着应:“要那么多大缸?这是要囤啥好东西?”

“家里想多腌些酸豆角、酸萝卜,今年收的菜多,存着冬天吃。”时海随口应着,又指着柜台里的盐糖,“再来二斤精盐,二十斤白糖,粗盐要十斤,都给我包好。”

掌柜的一边称货一边打趣:“你们家这是要把整年的咸菜都腌出来?”

“腌好了明年能卖个好价钱,”时海付了钱,接过沉甸甸的包裹,“顺带再拿些粗麻线、结实的麻袋,盖房用得上。”

等东西都搬上驴车,时海赶着车往家走。路上遇到相熟的村民问起,他便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盐袋:“腌菜呢,今年菜多,备足了料才够味。”

没人知道,那些大缸除了腌菜,还要用来装水用;那些盐糖,也早被时老太算进了过冬的储备里。

今年时家没种豆角,要腌酸豆角,就只能挨家挨户去村里收。时雯带着时小六,提着杆秤走东家串西家,见着有豆角的人家就问:“婶子,你家这豆角卖不卖?俺家要腌菜,得多收些。”

村民们见时家买得勤,又想起前几日杂货铺送的大缸,心里便都明白了:“敢情老时家买那么多大缸,真是要腌酸豆角啊!”

有那心思活络的,看着时家收得热闹,也跟着动了念头。“他家腌得,咱也腌得。”有人回家就找出闲置的缸,学着时家的样子,把自家吃不完的豆角摘了,洗净晾干,也腌了起来。

一时间,村里好几户人家的院子里都摆上了腌菜缸,洗豆角的水声响成一片。时雯路过看见,笑着跟人搭话:“婶子也腌上了?今年豆角长得好,多存点冬天吃,省得买。”

“可不是嘛,学你家的样,”对方笑着应,“你家去年腌的酸萝卜就好吃,今年这酸豆角,定是错不了。”

时雯听着,心里暗暗点头——这样正好,大家都忙着腌菜,谁也不会再盯着她家那几十口大缸琢磨了。

其实老时家这阵子买这许多东西,心里打的是同一个主意——有备无患。

时老太常跟小辈们念叨:“手里有银子,遇着灾年饿肚子,能当饭吃?还是得有粮食、有存粮才顶用。”

这年代不比太平时候,天旱水涝说不准,真到了颗粒无收的时候,再多银子也换不来一口吃的。

买大缸腌菜,明面是囤着过冬,实则缸里能藏的何止是酸豆角?真到要紧关头,埋些粮食、存些干菜,都是救命的底气。

精盐白糖备得多,一来能腌菜防腐,二来日子难了,这点甜咸也能撑着人熬过去。盖学堂、修院墙,看似花钱,实则是把银子变成看得见的根基,让家里人在村里站得稳,真遇着事,也有个牢靠的窝。

仓里有粮、院里有墙、身边有人帮衬,心里才真叫踏实。

i  b  𝑸  𝔾. v  i  🅟